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零五章 聚首德阳(二)(3/5)

。”

刘一民觉得奇怪,怎么不住县衙而住文庙呢?难道是文庙的条件好?不可能,估计是文庙比县衙宽敞。

走到街上,刘一民发现这个时候的德阳和乐山、宜宾比,规模小了许多,也破旧了许多。街道两边都是低矮的起脊砖瓦房,也有土坯墙的。站在大街中间,就可以看清楚街两端的城楼。想想后世的川西明珠、东方鲁尔等称号,就不禁哑然失笑。再一想这里还是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乡,也不知道这个时候黄继光出生了没有,心里感叹了一句:“沧海桑田”!

这个时候,德阳简直是一座兵营,到处都是灰军装、红肩章、红帽徽。天色已经不早了,一队队的红军开始向城外开去,刘一民知道,不但七军团在行动,抵达德阳的一军团部队也在行动。

走到文庙的时候,刘一民非常吃惊,虽然他原来知道德阳文庙很有名,但是也没有想到,这个文庙规模这么大,快赶上曲阜的了。略一打量,就知道这个文庙占地约30亩左右,坐北朝南,气象庄严。

门口的警卫战士见是七军团的军团长和政委,敬礼后就让他们进去了。

进到院子里,才知道这里的建筑别具特色,三进四合院对称布局,以主殿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中轴线,沿中轴线两边布设殿宇。四个礼乐亭排列在一条线上,造型和用材都具有南方特点。前有广场,后有花园。各个建筑都保护良好,足见德阳人对孔子的敬仰和受儒家仁爱思想影响的程度。

刘一民拉着罗荣桓直接去了大成殿。

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式屋顶,用的是黄色琉璃瓦。

进到大殿一看,出了孔子塑像外,还有四配、十二哲塑像分列左右,还有配套齐全的祭器、礼器和乐器。

刘一民在孔子塑像前肃立一会儿,然后转身和罗荣桓一起去总参谋部。

罗荣桓问:“前些年新文化运动大砸孔家店,你怎么还到孔子像前肃立致敬啊?”

刘一民笑笑:“大家都反对的,不一定不正确;大家都赞成的,也不一定都正确。只有实践才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孔子教化万民,开万世伟业,对中华民族贡献巨大。可能他的有些观点、思想现在落后了,甚至反动了。但绝大部分都是好的。我们都是读书识字人,孔子是我们当之无愧的先师。在先师塑像前致敬是应该的。”

罗荣桓说:“我们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是民主科学,这与孔夫子的儒家学说格格不如啊?”

刘一民又是一笑:“孔子如果生活在现代,我估计他的学生中一定有人学造飞机、开轮船。他那个时候只有马和马车,你看他的学生不就学骑马、驾车、射箭了么?”

罗荣桓想想也是,就不再说话,两个人一起向总参谋部走去。

红军总参谋部设在东庑的一个院落里,刘一民和罗荣桓喊了报告后,走了进去。

看见刘一民好好地站在眼前,几个首长都是一脸欣喜。

毛泽东满脸含笑,简单询问了刘一民伤势恢复情况,就拉着他到地图跟前,把军委的作战意图给他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

刘一民一听,原来总部打的仍然是围点打援,一、九军团扫清绵阳周围后,以九军团两个师围绵阳,逼敌求援,一军团率九军团一个师掉头向东,攻击嘉陵江边的阆中、苍溪,与三、五军团一道,围歼嘉陵江西岸的川军北路部队。蒋介石惧怕我军占领绵阳后北上或西进,同时也惧怕川军嘉陵江西岸防线崩溃,一定会督促胡宗南部南下增援,督促杨虎城部、张学良部加快速度增援围攻四方面军的川军。待七军团歼灭胡宗南部后,迅速袭占广元,九军团则弃攻绵阳,全军渡过嘉陵江,与四方面军配合,围歼杨虎城部。尔后再追歼东北军。战役的关键点一是消灭或击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