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一七章 会师风云(二)(2/5)

后,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朱德就在广元县政府红军总部里接见了刘一民和罗荣桓。

几天不见,毛泽东等人的气色都非常好。言谈举止之间,都有一番指点江山的气概,早已不是转兵贵州前的那种风尘满面的景象了。

刘一民把汉阳镇战役的情况做了详细汇报,把七军团目前部队编成、干部使用情况也做了详细汇报。最后又提了五点建议:一是以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班子为基础,组建陕川甘宁青民主抗日政府,统筹根据地建设、发展任务。二是抽调干部,组建地方政权。特别是占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后,地域宽广,没有强有力的地方政权,生产、建设及部队后勤供应均无从谈起。三是组建地方警备部队,负责军事要点守备,腾出主力用于战略方向。四是组建警察部队,负责地方治安。五是三、五军团与四方面军会师后,全军统一整编,编成四到五个战略集团,以林彪、彭德怀、徐向前、刘伯承分别率领,向南、向东防御,向西、向北进攻,迅速横扫甘肃、青海、宁夏军阀势力。要在1935年内,最好是上半年,统一陕甘宁青,建立稳固的陕甘川宁青根据地,着手发展工业体系,为全面抗战积累力量。

说完这些后,刘一民又说:“七军团没有参谋长,请总部尽快调配。”

听完刘一民的建议后,几个中央领导都很振奋,但是感觉压力很大。

毛泽东说:“你的五点建议,针对性都很强,前提是建立在统一陕西的基础上。现在杨虎城17路军总兵力大约有五、六万人,主力尚在川北,以七军团攻占陕西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占领陕西后,我们要面对沿陇海线而来的敌人,还要面对黄河对面的阎锡山和华北国军,屁股后面还有大批的中央军、川军、东北军,步子不能太快,得先和蒋介石谈判。”

刘一民笑笑,说:“报告主席,陇海线敌人由于交通方便,会来的很快,但只要我们守住潼关,基本上就把他们挡住了。再说,关中平原是粮仓,我军志在必得。这个方向必须守住。至于阎锡山和华北的国军,那就要考验我们统一战线工作的水平了,华北的二十九军正和日军相持,断不会插手陕西事务,阎锡山老奸巨猾,会死守山西的,也不会西进。我们短期内的压力还是中央军。只要和蒋介石展开谈判,我们就可以边谈边打。这边与蒋谈判,那边就集中主力,以一、三、七三个主力军团为箭头,横扫甘肃、宁夏、青海,造成我们占领的既成事实。”

朱老总说:“以我军目前的实力,如果全力西进,甘肃、青海、宁夏之敌不是对手。不过,那些地方太过贫瘠,部队补充不易。我们必须稳定了陕西,才能动手。短期内,是要迅速攻占汉中、西安、渭南。这些地方是陕西精华所在,我军可以筹集粮草、扩大部队。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行动。因此,七军团必须全力北上,抢在敌人援兵之前控制潼关。因此,你不要考虑杨虎城川北主力问题,广元地区防御交由一、九军团负责,一军团已经秘密北上广元,随时可以支援七军团和三、五军团作战。等七军团占领了陕西,稳住了阵势,我们就可以集中主力西进、北上。到时候,你的七军团无论用于哪个方向,都是要挑大梁的。”

刘一民马上站起来敬礼:“请总司令放心,坚决完成中央赋予的一切任务。”

地等刘一民坐下,毛泽东沉吟着说:“至于七军团的参谋长,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啊?”

刘一民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说出来好。就说:“我听说西北军政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同志现在正被张国焘同志关押审查,我想把他要过来,做我们的参谋长。不过,就这样要,国涛同志可能有想法,弄不好人要不来,反而把曾中生同志的命送了。请主席考虑个妥当办法,怎么才能把曾中生同志派到七军团来。”

周恩来脸色阴沉,闷声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