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二零章 会师风云(五)(2/5)

方便向中央报告,他愿意自己向中央要求。”

朱老总笑到:“原来是张国涛害怕中央把刘一民调到四方面军去啊!刘一民这小家伙,真的是什么话都能说出来。”

朱老总这一笑,沉重的气氛有点缓和,周恩来就让曾中生详细报告鄂豫皖根据地和四方面军以及张国涛的情况。

曾中生从鄂豫皖第一次反围剿开始讲起,把鄂豫皖根据地建设情况和突围转移开创川陕根据地情况先汇报了一遍,然后就开始讲张国涛在鄂豫皖搞肃反的做法和危害。当讲完白雀园大屠杀和许继慎、周维炯、熊受暄、姜镜堂、王培吾、陈翰香、吴荆赤、肖方、关叔衣、庞永俊、程绍山、柯柏元、魏孟贤、潘皈佛等人惨死的情况后,毛泽东等人已是泣不成声。再讲到张国涛采取灌辣椒水、手指头钉竹签子、站火砖、捆绑吊打等手段逼口供,让许多人互相攀咬的情景时,周恩来大喊一声“张国涛!”左手往桌子上一拍,竟然把小拇指拍断了。

毛泽东让曾中生暂停汇报,喊医生来给周副主席包扎。

医生来包扎后,毛泽东让周恩来去休息。周恩来忍着疼痛,说:“不碍事,让曾中生同志继续汇报。”

张闻天恨恨地说:“不杀张国涛,无以对先烈!”

毛泽东点起一根烟,沉声说道:“中生同志,你继续说!”

这场汇报一直持续到天明,曾中生基本是边哭边说,毛泽东的烟头也扔了一地。汇报结束时,朱老总交待曾中生不要休息,赶紧追赶部队,西安战事要紧。

曾中生出门时,周恩来交代他,不要见任何人,也不要对任何人说起他来中央汇报的事情,告诉警卫部队,严格保密。一路不停,直接返回七军团。回去后,形成一份书面报告,等待命令。

这天晚上,远在万源的十七路军指挥部也是人声鼎沸。

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身边的军官们嘈嘈杂杂,似乎都与他没有关系。

杨虎城是陕西蒲城人,1893年生。此人历史上的定位是抗日爱国将领。本来,1933年6月,杨虎城已经和红四方面军达成互不侵犯协议。不料,由于刘一民的到来,局势变化太大,蒋介石严令他率17路军主力南下川北,围攻红军。

此时的杨虎城,外表镇静,内里已是心乱如麻。实际上,在当时各个地方实力派中,杨虎城是比较进步的。他的部队内有共产党员在活动,本人也曾多次向蒋介石进言停止剿共、团结抗日。无奈,蒋介石的命令又不能不执行。这一率领主力南下,陕西防务就极端空虚,让刘一民钻了空子。

杨虎城17路军,说是有两个军,实际上每军只有一个师。其中第38军只有一个17师,军长、师长都是孙蔚如,第七军也是只有一个42师,军长、师长都是冯钦哉。另外还有三个警备旅和三个绥署特务团和一个骑兵团。

南下川北时,杨虎城想,和红军打仗是背信弃义,而且是啃硬骨头,兵力少了一定不行,就把两个主力师、一个骑兵团一个特务团共17个团全部带到了川北,只留下11个团的警备部队在陕西各地驻守。

今天晚上睡觉前,杨虎城给驻守汉中的警备三旅打电报,询问情况,结果竟然联系不上。又和负责秦岭守备的警备三旅的两个警备团联系,仍然联系不上。这下,杨虎城慌了,慌忙和西安、咸阳、宝鸡联系,还好,这三个地方都报告一切正常。难道红军的目的只是偷袭汉中、控制秦岭通道?

想想也是有可能的,红军很有可能想把他们的川陕根据地扩大一点,完善防御。控制秦岭就可以堵住由陕入川通道,确保广元、绵阳的安全。

把孙蔚如和冯钦哉叫来一商量,冯钦哉马上就恼了,老子们在这里围剿红军,结果红军跑到自己的后花园去了。汉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