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五八章 阎老西低头了(3/5)

一下,看样子,这刘一民是被自己出兵陕西气糊涂了,非要从自己这里拿点赔偿不行了,并不是完全的虚言恫吓,恐怕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怪只怪自己上了蒋介石、张群的当,惹鬼缠身啊!眼下,恐怕得认真处理这个事情了,不然的话,真有可能会麻烦不断的!

阎锡山叫来了山西文武两套班子的骨干,整整商议了一下午,也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

吃饭的时候,阎锡山多吃了两口,胃疼的不行,服了点药,躺在躺椅上休息,让秘书念报纸新闻给他听。

念着念着,一则红匪七军团在西安举行阅兵式、炫耀武力的消息吸引了他。阎锡山马上让秘书立即去收集所有红七军团西安阅兵的情报,向他详细报告。

这也不怪阎锡山,那个时代毕竟还是消息闭塞,红七军团阅兵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可是自从红军占领陕西后,四周都是国民党军队封锁,陕西的报纸发不出去,外面的报纸传不进来。军团电台西安人民广播电台功率小,别的地方也收不住。唯一向外传递的通道,就是通过通讯电台或军用电台向外发通稿。这一来二去的,新闻就变成旧闻了。加上刘一民又没有特意安排向外宣传,所以,这外界还是很少知道红七军团阅兵的事情的。

时间不长,秘书就把通过电台收集到的红七军团阅兵情况的情报整理出来了,阎锡山一条一条认真的看,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庆幸。心惊的是,想不到这刘一民如此了得,七军团实力如此强横。庆幸的是幸亏自己见机快,撤军早。不然的话,这十万大军能回来多说怕是就很难说了,到时候,那刘一民一定狮子大开口,让自己出钱赎人。

边看边想的阎锡山忽然意识到,这刘一民可能早就算计好把自己的十万人马和弹药辎重留在陕西了,由于自己见机快,才让他没能得逞,于是,这家伙气愤不过,才想着敲诈自己一把,弥补损失。

要是这样的话,这事情麻烦了,这家伙一定象恶狼一样,恶狠狠地盯着山西,随时都可能扑上来咬一口。

看来,这刘一民不简单,他是有向自己寻晦气的实力和能力的,可不是一个光说大话的臭小子。

再一想,以前刘一民开记者会的时候,言之凿凿,称何建、白崇禧、薛岳都曾向他低头,也不见这些人出面澄清,估计是事实了。可能这些人的低头就是交钱吧!要是那样的话,自己就是给他点钱也不算丢人么!

只是这家伙要的太多了,当山西是钱库了!

这个时候,阎锡山也不觉得胃疼了,拿出刘一民的第一封信再一次认真研读。

这一次,阎锡山看的很认真,从中读出了四层意思:一是这刘一民想和山西做生意。二是刘一民要发展陕西,需要山西的支持和援助。三是这刘一民很看重自己,对自己在山西发展民生的做法很肯定。四是这2000万的物资必须得给,不给就有大麻烦。

不过,这刘一民竟然说凭晋商的智慧,很快可以从陕西把这2000万赚回来。这是人才啊,在眼下的中国,能把商业看得这么透、对晋商如此肯定的人不多啊!这家伙怎么就去当红军了呢?要是自己手下有个这样的人,哪能省多大的劲啊!

看来,得派个得力干部去西安一趟,见见刘一民,和他谈谈。如果他真的是要发展陕西,需要一些资金和设备,支援他一些不是不可以么,问题是不能动不动就讹诈我老汉。再说了,要也不能要那么多么,2000万,那是多大的数字啊,我就是想给,也得能给的起么!

想通了的阎锡山让秘书派人去请陈敬棠先生马上来见他,有要事商量。

陈敬棠字芷庄,山西祁县人,今年虚岁62,山西村政处处长,山西省营业公社代董事会主席。他是阎锡山推行六政三事的主要助手之一,为人正直,深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