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七四章(4/5)

北上抗日的目的都了解了,对红军在陕西发展生产、改善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举措也了解了不少。下来,我想提一个问题,请问刘军团长,日本人早就占领了东北,长城以外都是日本人的势力,华北也危在旦夕,既然红军要北上抗日,为什么不向东北进军,而是在陕西停止不前?难道真的象有的报纸宣传的那样,红军喊的是抗日口号,行的是抢占地盘之实?”

刘一民看了一眼已经走进来坐下的罗荣桓和蔡中,慢慢说道:“《字林西报》应该是一家英文报纸吧?据说是上海乃至中国创办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了。李小姐能在这家载誉中外的报社供职,说明李小姐是精通中英文、学贯中西的才女了。认识你很高兴,我也很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李洁马上眉开眼笑:“谢谢刘军团长的夸奖,也谢谢你如此了解我们的报纸,我很高兴、很自豪。”

刘一民喝了口水,说道:“我们红军为了北上抗日,8万人马离开江西苏区北上抗日,但蒋先生和国民政府不让我们北上,一路围追堵截,导致我们红军骨干部队伤亡很大。到陕西后,我们需要在这里休整补充,训练部队。这些事情,正常人稍微一想就明白。至于你说的我们为什么不向东北进军,有三个原因:一是陕西周围都是由国军驻守,我们红军要想向东北进军,必须得通过国军防区,这就要发生战斗,无论死的是红军战士还是国军战士,损耗的都是中国的国防力量。我们红军不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所以,我们和国民政府谈判,待谈判有了结果,国共双方就会对抗日战略有明确部署。二是由于中日两国实力悬殊,双方军队装备、训练差距过大,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抗日战争是个持久战,不可能通过一次、两次战役解决问题。现在日军在东北兵力雄厚,拥有大量的飞机、坦克、大炮和坚固的工事,此时,让我们只有破旧步枪和手榴弹的红军去直接进攻东北日军,无异是让我们白白送死。到时候,不但东北夺不回来,我们红军恐怕也要消耗殆尽,结果是损耗我们持久抗战的力量,正中日本鬼子下怀。当然,我这样说,不是说我们就不向东北进军了,而是要掌握进军的时机。等我们发展了,东北失地我们是一定要收回来的,一寸土地都不能少,而且是越快越好。三是陕西连年灾荒兵乱,人民困苦不堪,我们红军来后,实施土改政策,让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社会稳定。我敢断言,要不了三年,陕西就会恢复元气,成为我们抗日战争的坚强后方。至于一些不顾事实、一味欺骗群众的污蔑宣传,我不想再说什么,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的回答不知道你是否满意?”

李洁点点头:“我很满意刘军团长的回答,特别是你提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两个论点,让我很震惊!谢谢刘军团长!”

另一个声音柔柔的姑娘提问了:“刘军团长,我是上海《文汇报》记者黄薇,我想提一个问题,就是你认为英美等国在中日战争中会采取何种态度?”

刘一民“哦”了一声,又喝了一口茶,眼睛向窗外望去。良久才幽幽一叹:“《文汇报》那是上海最有影响的外文晚报了,记得是1879年4月17日创刊的,创办人是两位英国人。黄小姐能在这样的报纸供职,那显然和李小姐一样,都是精通英文,熟悉欧美社会了。”

说完,转过身来继续说到:“美国是一个讲究民主、自由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人民就为世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现任总统罗斯福先生更是一个伟大的领袖人物。我相信,将来一旦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美国人民一定会站在正义的、反侵略的中国人民一边。只是日本是强国,我们是弱国,我们希望美国政府和人民能早日支持我们,但日本人也会对美国采取外交攻势的。作为一名红军高级将领,一个中国抗日战士,我想通过你们,呼吁美国政府和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