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七八章 发展(二)(2/6)

李清说:“看日期是前几天发的,我们距离远,今天才收到报纸。”

刘一民马上就让李清带他去看报纸。

到李清办公室后,刘一民就亟不可待地拿过报纸,仔细看了起来。越看越烦,到最后眉毛都纠结到了一起。

看完报纸,刘一民一声不吭,点了支烟,抽了两口,心内默默思量。

晶晶这丫头太年轻了,参加红军时间也太短,一定是看了特务发的造谣报纸心里气愤,要为自己仗义执言,挽回自己在西安百姓中的威信。虽然鲁莽,但以她对自己的情意,这样做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她的失误在于一是不懂政治斗争的危险,越帮越忙,无意中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二是题目语气太大,容易引起人反感,进而让对自己有看法的人更加反感。三是千不该万不该,晶晶不该自作聪明,在文章结尾公然示爱,这是挑战人们心里的道德底线。其他人不说,单是唐星樱看了,心里就不知道会难受成啥样。四是把自己的事迹说的太详细了,虽然都是事实,没有一点夸大,但这样写也不好。领导们看了可能在自豪、欣喜的同时滋生误会、猜忌,敌人看了对自己会更了解,要是让那些日本特务、国民党特务看了,怕是自己再也别想秘密地到敌占区去活动了。

晶晶就不说了,她只是一个新战士、一个20来岁情窦初开的痴情丫头,在自己被特务们肆意诬陷糟蹋时,她有这样的态度、这样的举动很正常。但负责审查的蔡中、罗荣桓是怎么回事?是认为自己受了诬陷、就应该这样给自己正名呢,还是水平低,没有看出这篇文章的副作用啊!如果是这两点倒也没什么,自己向中央写份检讨、再批评批评他们也就是了。要是他们是明知道这文章标题不妥、内容过多、晶晶的心思不对而故意批准刊登,那问题就大了。

刘一民又抽了两口烟,苦笑一下,想到以罗荣桓、蔡中的品质,绝不会有其他想法,怕是被自己受诬陷气昏了头,急于挽回红军在西安民众中的影响,考虑简单,同意发表了。都怪自己,这次陪陈云出来,没有带电台,罗荣桓、蔡中想联系也联系不上,不知道这些天家里都乱成什么了!

刘一民命令李清马上给罗政委发报,让他们说明这篇文章审核时的情况,汇报文章发表后的影响。

李清去发电报了,刘一民又坐下来继续思考。

要是主席看了这篇文章会怎么想呢?这前一段时间他刚让自己学习方志敏的两篇文章,接着就发生了特务诬陷的事情,现在又出现了晶晶的文章,怕是主席对自己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了吧?要单是恨铁不成钢也不要紧,自己穿越而来,机缘巧合,能够参加红军,经历这么多的战事,又让红军少走了许多弯路,提前发展壮大,本身就很满足了。要是将来能再到抗日战场一展拳脚,把日本鬼子打得哭爹叫娘就更幸福了。至于个人前途什么的,对于自己这个穿越者来说,倒也无所谓。怕就怕这篇文章让主席看了后产生一种自己骄傲自大、自我夸耀的看法就不好了,要知道,主席这个人雄才大略,一辈子喜欢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千万可不敢在心里给自己划一道线,那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再一想就哑然失笑,这个时候的主席,正是一生中最虚怀若谷的时候,加上穿越以来,自己的言行无形中影响了这些伟人们的思维,他们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早已不是过去那种单一固执传统的思维模式了,这让在美国办公司一事就是明证。要是按照历史上那样子,在美国办公司的事情,怕是首先要向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报告,取得同意后才能进行的。而这时候的共产国际是不可能同意中共和美国人打交道的,现在设备运回来了,美国的技术人员也秘密地来了,说明中央根本就没有向共产国际报告此事,这也应该是自己一直灌输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共产党”的理念结出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