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三战小水(三)(3/4)

真是一个扩红的快捷办法啊。”

看蔡中不笑了,刘一民严肃地说:“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必须把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恶棍和抽大烟、有性病的兵渣子查出来,一定要保持我们红军队伍的纯洁性。”

蔡中说:“交给我吧,你考虑下一步行动就行了。”

刘一民说:“我只给你两个小时的时间啊,两个小时后,部队就要做出发准备了?”

蔡中瞪着眼睛说:“那你还给我磨叽啥?闪开!”

蔡中走后,刘一民让参谋处把从湘十六师缴获的地图拿出来,开始琢磨湘62师的问题。

历史上,湘62师追击中央红军时就是从绥宁的乐安卜出发,经溪口、太平头、牯牛口、寨头堡向菁芜州方向而去。其先头王育英旅两个团于13日下午5点越过菁芜州到达地坪村,遭到红一军团后卫部队阻击。次日早上,62师师长陶广率钟光仁旅赶到加入攻击,并命令王育英旅一个团迂回红军阵地。红一军团后卫部队见敌军主力赶到,又完成了阻击任务,主动撤退。62师遂于上午8点攻占通道县城。

既然湘16师比历史上提前一天追击红军,湘62师也一定会同时出动。问题是小水战斗第三次伏击打完已经是十二点半了,部队又在整训,最少也需要3个小时,下午5点前无论如何是赶不到62师王育英旅前头去了,也就谈不上预设阵地阻击或伏击、或奇袭王育英旅了。这样,王育英旅一定会迅速攻占通道县城。

电台联系也证实了刘一民的推测。贺兴华报告,敌第一兵团司令部询问16师进展情况,通报62师王育英旅已经到达溪口,未发现红军踪迹,已向菁芜州方向前进。

刘一民有心放弃整训,率领部队迅速开进,去截击王育英旅。但是考虑到11日夜里部队为了伏击湘16师连夜行军,过于疲劳,而敌王育英旅走的是直线,18团从小水到菁芜州走大路是绕了个圆弧型,走小路的话速度上不去,追上的可能性很小。即令是追上敌王育英旅,一旦敌展开战斗队形,以18团疲惫之师去对阵敌新生力量,殊无胜算。加上放弃整训就意味着需要派一部分主力部队押送1400名湘军俘虏士兵,造成兵力分散。至于将1400名俘虏放掉,刘一民想都不想。笑话,到嘴的肥肉能吐出来么?要知道那可是1400名训练有素的战士啊!伤兵可以放掉,没有负伤的想都不要想。

无奈之下,刘一民只好电令留守通道的三营七连一排带上制作好的军装、干粮,立即撤离县城,将军装、干粮隐蔽,前进至菁芜州一线骚扰迟滞敌军。

鉴于三营七连一排的实力与敌悬殊太大,不能做无谓的牺牲,刘一民在电报中特别强调不能正面阻击、不能近距离攻击,要发挥小部队优势,在敌行军路线上,忽前忽后,忽左忽右,打一枪就撤,只要让敌人产生疑虑,知道有红军队伍在附近窥伺就行,千万不能被敌人咬上,出现伤亡。

现在,刘一民鹰隼一样的眼睛牢牢的盯在了湘62师师长陶广和他率领的钟光仁旅身上。

刘一民知道,62师编制是两旅四团,既然前卫王育英旅和历史上行动路线一致,那么师长陶广一定是率领钟光仁旅和师直属部队居后策应。这样的话,陶广所率部队应该是在乐安卜、溪口、寨头堡三个要点之间的某一段路上。敌第一兵团电台之所以没有通报62师师部准确位置,估计是62师师部正在行军途中。

刘一民决心从小水直插溪口,若敌62师师部和钟旅还没有到溪口,就在溪口附近设伏;若敌62师师部和钟旅赶到了溪口,就在溪口围歼该敌,重组后的红18团正好需要来一场围歼战检验部队战斗力,总是一味偷袭,对一支准备做红军利箭的部队来说,并不完全是好事;若62师师部和钟旅已通过溪口,就对其实施追击,打它的后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