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溪口之战(三)(2/3)

三班负责最后三个,争取一枪毙命。

敌尖兵越来越近了,看看距离伏击点只有30米了,祁丰年瞄准第一个尖兵,喊声“打”,子弹就出膛了。

这么近的距离,三、四支枪同时打一个人,自是万无幸理。战士们迅速的收集敌尖兵的子弹、手榴弹,然后迅速隐入树林,向另一侧转移了。

等敌先头连赶到的时候,地上只有9具湘军尸体,树林里已经人迹渺渺,只找到了几十个黄灿灿的弹壳。

敌连长不知道是应该继续前进还是应该展开搜索,只好命令原地警戒,等待上峰命令。

没有等多久,敌连长就看见了大部队的身影。正考虑是跑上去报告好还是就地等待好,就听见主力行军行列左侧响起一阵排枪,他知道,又有弟兄和他的9个尖兵一样去见阎王了。

敌连长不再迟疑,命令全连向左侧包抄,一定要抓住这群可恶的红军。

等敌连长赶到枪响的地方,敌团长早就拿着一颗捡到的弹壳在等他了。刚喊了声报告,团长的大耳瓜子就煽上来了,夹带着湖南腔的日娘操老子的骂声,把敌连长整了个就地晕菜。

等团长打够了、骂够了,敌连长悟着肿脸请示部队如何行动。这次不错,敌团长没有再发作,而是直接告诉他,这是敌小股部队,目的是骚扰我军,迟滞我军行军速度,继续前进。

就这样,三营七连一排象一块膏药一样,粘在了敌王育英旅身上,忽左忽右,忽前忽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搞的敌人不胜其烦,行军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这个时候,埋伏在溪口附近公路边的胡老虎,已到了艰难抉择的关头。

敌先头连过去后不久,敌大部队出现了,看样子有四、五千人,前面是一个连的骑兵,后面是三路步兵纵队,再后面是运送辎重的骡马大车,最后是后卫部队,排的整整齐齐的沿着公路开进。

打还是不打?

打,好处是可以阻击迟滞一下敌人,为主力争取点时间,不好之处是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团长的计划,坏处是自己这几十号人也就革命到底了;不打,等敌人赶到溪口,战机就不好寻找了。因为敌人如果快速通过溪口继续向南,自己的主力连续作战早已疲惫,是不可能追上敌人的。敌人如果在溪口停留,看这行军队列的架势,就知道敌人势必会加强警戒,一旦打响,就会演化成攻防战,那样敌增援就可能赶到,18团就可能劳而无功,甚至陷入重围。

眼看着敌骑兵连就到眼皮底下了,战士们也都开始了瞄准,机枪也拉开了枪机。胡老虎无奈地摇摇头,虽然团长一再强调指挥员战场上一定要灵活机动,但命令也不是儿戏,违背命令的下场是不言而喻的。胡老虎决定再向身后看一眼,如果主力赶到就坚决打,如果主力未到,就只好暂时放过湘62师了。这一看大喜,山坡下通往小水的山路上,红18团主力成一条直线正向这里飞奔而来。胡老虎再不犹豫,操起自己的冲锋枪,喊声打,子弹就喷涌而出。

敌骑兵连怎么也想不到胡老虎会放过先头连而直接攻击他们,一点防备都没有,加上骑兵目标大,在马上的反应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步兵那么快,被胡老虎这么一打,自然就乱了套,当时就有二、三十个骑兵被击毙,战马拖着主人的尸体向前狂奔。剩下的骑兵有伏下身子冒死向前冲的,有跳下战马举枪射击的,还有调转马头向后撤退的,乱成了一锅粥。

趁你乱,要你命。胡老虎指挥战士们开始精确射击,唯一的一挺机枪追逐着敌人的身影,步兵则不慌不忙瞄准了打。一会儿功夫,敌骑兵连就伤亡惨重,只有一开始就拨马后撤的那部分骑兵侥幸检回了命。

看见阵地前已经没有能开枪的敌人了,胡老虎果断命令停止射击,部队撤至山坡背面隐蔽。

后来,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