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宜宾(二)(3/8)

子,书上记载的这里是川南最大的货物集散地一定是可靠的。得想法在这里多搞点物资,特别是铜,将来到了陕北,造子弹、炮弹买都买不到。随即命令吴征率领随行的辎重营去各个码头仓库检查,重点查扣没收云南运来的铜,有多少弄走多少。

交待刘建立安排炮兵营、重机枪营、骑兵营等部队进城休息,通知蔡中率后续部队急行军到宜宾汇合,向中央报告占领宜宾的消息后,刘一民就领着黄苏、王大湖、唐星樱、李成毅等人,去了大观楼。

登上大观楼,看着满城家家户户星星点点的灯光,刘一民心情才真正好转起来。算了,这个时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走遍全中国,军阀们都是一样的。宜宾虽然破败,但最起码货运通畅,商业相对繁荣,老百姓苦是苦,可总体情况比在贵州看到的妇女大部分都是赤身露体、躲在屋里不敢出门好多了。只要自己坚持奋斗,只要红军不断强大,尽快打败小日本、推翻蒋介石的统治,就可以结束这一切。到时候,崭新的新中国会把成千上万象宜宾一样的城市都建设成现代化都市的。

月亮升上来了,把大地照的一片通明。刘一民向月色下的长江看去,只见岷江、金沙江合流后水势放缓,形成长江主流,向东而去。月光洒在江面上,把个长江照得如同羊脂白玉一般。江风吹来,寒冷中夹着几分湿润,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刘一民心情激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多少风流人物啊!或许若干年后,后人评述自己时也会说一声英雄。但无论何等英雄,都会掩埋在历史的烟尘中。只有这年年岁岁奔流不息的大江,与日月同辉、和大地同在。这是一种永恒的精神!希望我们红军为民族求解放的奋斗精神如这大江一样,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中。

越想越情不自禁,刘一民遂曼声吟道:“春江潮水连海平,千里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正要往下继续吟诵,就听见“铮”的一声,似乎是古筝的声音。接着从三楼上就传来了古筝弹奏的乐曲,正是《春江花月夜》。

刘一民正感到奇怪,是何人在这冬日的夜晚,来到这大观楼上弹奏《春江花月夜》呢?这人好高的兴致、好高的琴技啊!

不等刘一民遐想完,就听一个娇嫩的女声伴着古筝曲调曼声长吟:“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刘一民正听得痴迷,就听见身旁的唐星樱冷哼了一声,开始大声背诵:“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寂静的夜里,唐星樱的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急,压迫得楼上的古筝声也跟着越来越急,完全失去了曲调婉转的雅意。等唐星樱朗诵完,古筝声也嘎然而止。刘一民感到很郁闷,抬头看了一眼唐星樱,只见小丫头俏脸通红,胸脯急速起伏,两眼满是眼泪,就摇了摇头,说了句“何苦呢”?

正要步下大观楼,回保安团部去,就听刚才的女声说道:“长官请留步。”

刘一民感觉这简直是有点滑稽,好像回到了金庸、古龙小说里的情节,就停止了脚步,想看看到底是何方高人在装神弄鬼。

楼上下来一个姑娘,留的是那个时代常见的女生短发,上身穿一件兰底碎花的缎子小棉袄,下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