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57小弟弟来啦(3/6)

式的教育。哪怕是现在,最小的颜静娴她还不到四岁,也还不到正式开课的时候。

即便如此,颜静姝的学业也比不上两个堂姐。楚氏倒是一碗水端平,上午让她温习旧课,下午又学女红。两个小的就学些基础知识,识个字、辨个色什么的。小的两个,尤其是颜静媛,原本与亲姐待遇相差,如今是一样教导,她心里很是欢喜。只是向来胆小,不敢在亲姐面前表现得太过明显,就拉着小妹一起玩耍。

那边年长的两个堂姐,文化课是不在一起的,劳动课倒是一处。这一共五个人,竟分出了三个小团体来。

楚氏倒是认真说:“你们是姐妹,以后当相互扶持。”可就是一个妈生的,还有意见不和的呢,何况这些人又与同父同母,反而有些旧怨?

颜神佑知道颜静姝性命无忧,又衣食有保障之后,就不往这堂妹身上放什么关怀了。有那功夫,她跟颜希真说话,哪怕跟两个小的玩耍,也比这个心情舒畅。

颜孝之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这么三个小团体,忍不住额角一抽。现在他是家主了,就开始头疼全家的布局了,自己儿女好办,二弟如今也靠谱了自然也不愁,三房这几个可怎么办?小的还能养熟,大的这一个,看着才七岁,怎么跟七十岁似的固执呢?这种闺女嫁出去,不是给全家招仇人么?

五个女孩子看到他进来,都站了起来。等他跟楚氏见完礼,才在颜希真的带领下来见她。颜孝之一看,女儿和颜神佑是礼仪周全。小的两个是不大会行礼,但是有点紧张,至少态度是端正的。颜静姝明明会行礼,却只是马马虎虎比划那么一下。

颜孝之也懒得理她了,只打算跟母亲、妻子提上一提,让她们注意。他现在要汇报的正事就是:“阿婆已经安葬了,京中尚算太平。阿舅身体康健……与他们兄弟姐妹延请了师傅来了,都在车上呢。”

楚氏道:“都是甚样人?”

她对教育还是很重视的。

————————————————————————————————

先生一共请了两位。两位都是寒门士子,乃那位如今做了太子少傅的尤老先生推荐的。一位年约四旬,姓钟名系,据说至今未婚,闲云野鹤。楚氏听了,连忙道:“与这位先生准备的房舍要再添置东西!多添两个伏侍的人。”

颜神佑暗中记下了这个人,准备回去问爹娘。不想楚氏已经对她们说了:“这位钟先生,纵不教你们,也须礼敬。他家里人死了好几口,为了安葬家人,他雇与人帮佣,足做了二十年工,方凑齐了丧葬之资。”

颜神佑心说,这货这样靠谱吗?干了二十年的苦力,才凑够个棺材钱?她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把家人葬得体面一点。比如,好一点的墓,那得烧了青砖砌墓室。钟先生命苦,家里九口人,这个就……

钟先生本人又不是世家,当官也当不了什么有油水的官。此时吏为贱籍,他自然是不肯去做的了。难得钟先生小时候有志气,拿出诸如凿壁偷光、囊萤夜读、牛角悬书等等精神,学习十分认真。不娶老婆很多年,才把所有亲人都埋了,他也就积累了相当好的名声。然后就入京来,两袖清风游学来了。遇到尤老先生纯属偶然,不过尤老先生好个名声,倒是对他颇为照顾。

听说颜孝之要找人教孩子,就把钟先生推荐过去了:“君有大才,不若谋一出身。如今朝廷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不如暂且忍耐。”

钟先生承尤老先生人情,也觉得在京中这士庶的界线很明显,不太好混。且颜孝之态度很端正,对他很礼貌,便答应了。

另一位略年长,却是楚丰给颜孝之找的,也是寒士,老婆孩子都死了。楚丰给他找个养老的地方,据说此人很靠谱。老先生姓齐名凭,据说年轻的时候跟楚丰有过一些交集。楚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