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94章 吃软不吃硬(1/3)

第094章 吃软不吃硬

杜金娥也是任劳任怨地陪着杨景权过着低消耗、高强度、超负荷的生活。秋天是队里最繁忙的季节,玉米熟了,野猪会成群结队地来劫掠,护秋就成了一桩又苦又累又危险的工作。大多数人都不愿干,杨景权就包下了这一季活路。白天、晚上连轴转,每天他只在家里吃饭,其余时间不是铁棒加草帽,就是猎枪加蓑衣,常常是吃着饭就在桌边睡着了。那天,是一个深秋的日子,风雪很大,积雪白得耀眼,北风刮过,寒气从衣服的缝隙里钻进来,冰冷刺骨。这天夜里,为了追一头野猪,杨景权在生产队里一块没有收完的玉米地里奔跑了15圈,追赶着一头丛林子里面窜出来的野猪。杨景权向野猪开了枪,谁知这一枪没有击中要害,受了伤的野猪比老虎还厉害,它高举着两只利剑般的獠牙向杨景权冲来,杨景权来不及装弹药,被逼得步步后退。最后,杨景权还是被野猪击倒了,等村民们发现的时候,他已经只剩下几块血淋淋的骨头了……

至此,杜金娥也就成了寡妇。一个寡妇带着6个孩子,没有户口没有工作,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因为杨景权是为了给队里护秋被野猪咬死的,队立面决定,让杜金娥领着六个孩子吃队里的救济粮。可是,杜金娥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女人,更是一个不肯屈服的女人,她独自一个人担起了养活六个孩子的重担。另外,杜金娥的肚里可有满腹的学问,六行八道无所不通,给人看个邪病,小孩丢魂找他叫一叫准行,给人占卦扑科一算准灵,在乡下是个半仙。很受人尊敬的。杜金娥在娘家时是受过长辈真传的,她也算真弟子了。不过那时是破四旧的,不让迷信,她只有背地里偷着干赚一些小钱回家来。再就是,她的嘴巴特别的巧,会说,也开始给那些到了该谈婚论嫁的那人和女人保媒,每每保成一对,她都会得到一份丰厚的礼物,够孩子们吃上几天。这样,日子也还过得去。孩子在她的精心照顾下,一天天长大了,她也就没了再婚的念头。

杜金娥经常对村里的人说:“她家的六个孩子,就是她家的六头小毛驴子,这六头小毛驴子,她都是特别喜爱的,她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把他们养大的,把他们培养成像他们父亲一样大毛驴子。”

杜金娥做了寡妇之后,开始是很有些热心人士登门来,只是杜金娥不待见。又说,寡妇的门前,无疑是一些香艳故事发生的频发地。那些影影绰绰的身影、闪闪烁烁的眼神,很容易构成一个香艳的故事。杜金娥好像确是有点例外了。永康村里的一些热情的、热心的男人会适时出现杜金娥的家,帮这帮那,或是貌似平常的串门。一般说来,这些男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单身。如果是女的,可能就是那些真正热心的三姑六婆。村里面有几条光棍见的一个人带着六个孩子生活的挺难的,就有意无意的靠近了她,寻找这机会帮她做一些家务活。但是,每一次干完活之后,杜金娥都会说上一句:以后你不要在来帮我干活了,免得外面的人瞎猜疑,因为我是一个寡妇,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也的确是,杜金娥就是一个很正统的女人,很守妇道。在村里面,她所有的男人的笑几乎都是当着有第三个人的面笑的,平时干农活,干完了他就回家了,没有很多的瓜葛。所以,没有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寡妇门前是非多!

谁也没有想到,在杜金娥家大驴子十六、七岁的时候,人们悄悄地发现,她不愿意下地做工了,一年当中也见不到她出工做活。她这个乡下的半仙也不给人掐算了,只是热衷于给人家保媒了,她开始做了一个职业的媒婆。但是,人们也渐渐地发现她,把拴紧的裤腰带松开了,她在暗地里和一些野男人在外过夜了,赚取他们的血汗钱了。在那个年代里,对男女关系问题抓的特别的紧,发现乱搞男女关系的,是要挂着破鞋逰街的。

风言风语的就传到了杨景山的耳朵里面,杨景山觉得,她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