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七章:制定新朝制度框架 下(3/4)


而且还加了那么多的部门,从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开始到如今,三省六部制已经沿用了将近千年之久。

大明开国皇帝废除丞相制之后,但后面也设置了四辅臣,建文年间,最终形成了内阁。虽然三省没了,但是具体的框架还在,六部也还在。

可是大人如今弄出来的这个规章制度却将这个三省六部制弄得面目全非,六部有户部、工部、刑部、礼部、兵部、吏部。

大人制定的规章制度除过这六个部门之外还设置了教育部、税部、农业部、国防部、参赞部、后勤部、装备部等等部门,这些部门加起来,一共有十几种之多。

大人,这样一来,会不会有宋时的亢官隐患?”

如今的刘文众因为身份以及跟随赵文的时间长短,所以便成了如今宣镇的文官之首。

因为是文官,所以刘文众就将目光放在了内政上。

而且刘文众还没有敢询问赵文对于议政院的问题,刘文众不是傻子,一眼就能看出来赵文为啥这样改动,无非就是害怕出现情况大明内阁权利过大的。

所以,刘文众就拐弯抹角的先询问赵文设置的这些部门。

“是啊,大人,这些部门设置的会不会有些太多了?大明不过六部,只有六个尚书,要是新朝一次性设置这么多的部门,会不会有宋时的亢官隐患?”卢象升也是一脸凝重的问道。

“我知道你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部门多了,尚书的职位就不值钱了,而且手中的权利还变小了。

之前的时候,就以户部为例。户部不仅管理天下户籍,还掌管天下税收。

可是一个户部有多少官员?这些官员能完成这个硕大的任务吗?所以说,为了能更好更方便的办事,就必须将这些职能细化。”

赵文这番话的后半部分倒是没什么毛病,可是前半部分却将大厅中的这些人吓得够呛。

前面这些话很明显就是在敲打这些人。

刘文众虽然能算得上是赵文的岳父,可在这个时候,额头上的冷汗依旧不停的流着。

“大人,那这些部门长官的官职怎么级别怎么算的?”刘文众虽然有些害怕,但还是鼓起勇气询问。

“长官就按照三省六部制的长官来,部门总管为尚书,设置两个副总管,为侍郎,官阶就按照大明的来办。

这些内容我只是书写了一个大概,里面详细的条条框框我尚未完善。今天下去之后,你们将你们的疑惑以及建议写在折子上,交给我,五天之内,争取将规章制度彻底的完善。我插一句,新朝的规章制度按照这些规章制度来办。”赵文说的云淡风轻,但是言语间满是不可置疑。

“我等领命!”

大厅里面的这些官员见赵文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也只好领命。

“对了,除过这些内容之外,我还打算制定新朝大宪章!”赵文开口道。

“大宪章?”刘文众一愣,不明所以的看向赵文。

其他的官员也差不多都是这个表情,一脸疑惑的看着赵文,不知道赵文说的这个大宪章是个什么东西。

“没错,就是大宪章。国家不是家庭,韩非子曾经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得有片刻疏忽。再者,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个大宪章就是新朝最大的规矩,任何人不得违背,是新朝运行的基本准则,任何人不得逾越。

大宪章是新朝的根本法,规定了新朝的根本制度,是所有人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

新朝的所有法律任何法律,都不得违背大宪章。任何人,就算是我,甚至是以后的皇帝,都不得违背大宪章。”赵文看着大厅里面的这些官员,不急不缓的说着。

赵文说的这个大宪章其实就是宪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