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二章 将帅离心,帝王失和(1/2)

第七百一十二章将帅离心,帝王失和

王宇此时的战略思想,骨子里还是联辽灭金,坐山观虎斗,绝不把大辽覆灭的因果背在大宋身上。

这样做是极为有利的。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金国攻打宋国的时候,女真本部兵马虽然勇猛,但是还不够看。

那些归顺金国的契丹、奚族、甚至幽云十六州的汉儿,跟大宋军队对阵时玩了命的进攻,他们疯狂作战的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大宋是背叛者,若非大宋在关键时刻从背后捅了辽国一刀,辽国未必没有中兴的可能。

这就是比起敌人,人们往往更加痛恨内奸的原因。

如若大宋不趁机偷袭辽国,不招惹辽国痛恨。那么,在金国攻打大宋的时候,女直战士纵然勇力,但是金国根基毕竟还浅,纵然战胜了辽国,驱使契丹、奚族等各部族的仆从军攻击大宋,仆从军也很有很大概率出工不出力。

如此一来,大宋也可以一面在正面战场与女直军队作战,一面派遣锦衣卫、皇城司的密探,将投效女直的原辽国势力瓦解过来。

如果计划执行到位,女直会陷入兵力不足、物资不足的窘境,那时,大宋的国家机器动员起来,军队在战火中得到历练,反而能够与女直一战,甚至拿回幽云十六州也未可知。

王宇把自己所思、所想告知了刘胤佶,言辞很恳切,并且带入分析了辽人的心理问题。

没办法,这个时候必须说服刘胤佶,他毕竟才是大宋这条船的现任舵手。

听了王宇的全盘计划,刘胤佶想了想道:“朕要好好思虑一番,先生且先回去!”

王宇的劝说还是有效果的。

刘胤佶在战略上又发生了犹豫,并未与其他臣子商议,就直接派了人到军中传旨,命令童贯大军到达前线之后广布营寨,深沟高垒,就地防御。

刘胤佶的动摇,让两个人产生了不满。

一个是大军统帅童贯,另外一个则是被称为帝师的太子少傅许文和。

童贯是趁着辽金大战,趁机攻取幽云十六州的第一推动者,神宗皇帝驾崩前曾经留有遗命,“收复幽云十六州者,虽异姓,也可王之!”

童贯此时已经有了楚国公的爵位,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大太监,童贯还想朝着异姓王爵位上奔一奔,在青史上留名,于是,各种小动作也就使了出来。

而太监的小动作,从来都充满了阴狠、直接,第一个受害者就是西军统帅种师道。

种师道虽然是西军名义上的统帅,但是西军当中也是山头邻立,这就给了童贯可乘之机。

折家军独守府州,虽然属于西军一系,但是地位超然,种师道也无法节制,又有曹樱所部在府州,童贯不想再挨一记天外飞锤,折家军童贯是不会去触碰的。

刘延庆、刘光世父子的刘家军,则是西军近些年快速崛起的新将门,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很是立了不少功劳。

刘家军上下人等,非常希望得到朝中大佬伤势,而童贯无疑就是非常合适的一条大腿。

杨可世、杨可弼兄弟代表的杨家军,自从曾祖父杨文广之后,杨家血脉凋零,在文官集团打压之下官运不畅,纵然依然有杨怀玉等人效死疆场,屡立战功却依旧无法振兴家族,家族主脉只能在军中厮混,领一份粮秣,虚度光阴。

而杨家家族旁系子弟,如青面兽杨志之辈,一身功夫极佳,也只能郁郁不得志之下流落到梁山落草,而同为旁系的杨再兴幸运一些被曹樱看重,在云麾军中任指挥使,很想跟杨可世别别苗头,杨家军实力已经衰弱不堪。

只是杨家人向来忠义,便是童贯也无把握说动杨可世、杨可弼背弃种师道倒向自己,但是,童贯毕竟是大军统帅,届时只要拿出圣旨,杨家军也只能乖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