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11、后门儿(2/2)

别客气,你们将来会很厉害的。民族品牌,墙外开花墙内香……”

“哈哈,托您吉言。我听说童总也想进军咱们电子行业?”

“哦,或许会考虑的。”

严援朝还是比较有职业道德的。

他知道童建国要搞学习机,但不会泄露给其他人,尤其是同行。

“或许我们可以合作合作。”

“哦,你们公司准备做什么啊?”

“虽然是计算机公司,其实除了军火,啥都干。”

“我去,又来了……”

童建国哪有兴致跟这个长得像曹查理的家伙合作,寒暄几句后,就赶紧离开了。

走在大街上,童建国忍不住叹口气。

“童总您是想多找几个合作伙伴是吧?”

“是啊,光靠你们小哥俩也不行啊。”

“还有个人一直想跟你合作呢。”

“谁啊?”

“就是有一次咱们到他公司里买彩电,那个香港人。”

“有点印象,好像姓张。”

“对,张旋龙。”

“是他呀……”

童建国对张旋龙印象倒也还可以,就是感觉有点滑头,而且也没啥技术。

“童总,老张还是有点玩意儿的,咱这中关村的公司大多跟他都有生意往来。”

“我知道,他不是卖芯片吗?”

从严格意义上说,张旋龙这也算是走私。

但没有他的芯片,中关村的这些科技企业不可能这么快发展起来。

像张旋龙一样,很多香港商人都是背靠大陆发家致富的。

这其实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说起来,香港其实算大陆的福地、减压阀。

最早的是50年代韩战期间,那帮人靠高价贩卖医用物资赚的盆满钵满。

西方世界再怎么封锁,内地都有香港这么个后门。

甚至在若干年后,东欧剧变时,也因为有香港的存在,大陆才得以释放内部压力,从而实现平稳过度。

眼下,改开前期,内地也靠香港输入流行文化、商业理念、最新技术。

内地目前的企业还没有自主进出口权,能跟香港商人合作,确实裨益良多。

“嗯,咱们现在就去看看他。”

童建国说。

“这几天没看见他,不知他在不在。”

段永平领着童建国来到金山公司,张旋龙果然回香港了,今晚才能回来。

“我明天再过来吧。”

“别啊,让他过去找你……”

段永平压低声音。

“是他想找您,又不是您想找他。”

“哈哈,你小子挺精的。他知不知道咱们在搞学习机?”

“应该能知道。他虽然没什么技术,但对这个行业还是挺明白的。他来过咱们小院,瞅了几眼就能看出来了。”

“好!明天你领他到我东单那边吧。”

“嗯,明天见。”

第二天一大早,童建国特地让老李头出去买了几罐好茶。

也不知道这个港怂喜欢喝什么茶,童建国就样样数数买一点。

刚收拾好茶几,段永平和求伯君就领着张旋龙过来了。

“你好啊!童总!又见面了!”

“哈哈,上次在你那里买的彩电还不错。”

“嗯,您真是买着了,这会儿彩电越来越难买了。”

寒暄几句,张旋龙问道:“童总,听说您准备开公司制造电子产品了?”

“嗯,你猜我打算制造啥?”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