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五章 奋笔疾书(2/2)

会维持整整三天的时间。

倘若是换做成其他的考生以后,在折腾了这么一个大清早以后,肯定是要先行休息一段时间,养精蓄锐以后再开始答题考试的。

然而周辰身为一名武者,其自身的精气神却是远非寻常普通读书人所能够比拟的。

就算是整整熬上他个三天三夜不睡觉,恐怕周辰的精气神也要强盛过场中绝大部分的考生。

所以当周辰水足饭饱以后,他便直接俯身与书桌前面,开始奋笔疾书了起来。

这乡试秋闱的第一场考试当中拢共有七道考题,其中三道考题出自于四书,另外四道考题则是出自于五经,考生拢共需要作答出七篇文章来。

在大明朝的科举考试当中,其实并不会给考生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一切全部都遵循着严格规范的八股之法来进行录取。

所有考题尽数都出自于四书五经当中的某一段路,由考生以此来引经据典的给出答案。

而且考题的答案也必须拥有一个固定的文体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甚至就连句子的长短,文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等都有固定的要求,要相对成文,字数还有限制。

因此到了最后,几乎大多说考生所作出的答案其实全部大同小异。

这种形势下的科举,考察的其实并非是考生自身学问的高深与否,而是考生对于四书五经的阅读量,记忆量是否庞大。

倘若是阅读量不够的话,恐怕就连考题是出自于四书五经当中的哪一篇都弄不清楚,又何谈是引经据典的作答呢。

不过这对于周辰来说却是十分地有利,倘若是让他去解读四书五经当中那些圣贤文章当中的经义,那着实是在为难他。

然而换成现在这种偏向于记忆量方面的考题,那就再适合不过周辰了。

凭借着这几个月孜孜不倦的备考,周辰完全可以说是能够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了。

抬眼一扫桌面上的试卷,他立刻就能够在脑海里面选找到这题目是出自于四书五经当中的哪一篇、哪一章,从而引经据典做出对应的答案。

这样一来,周辰的答案虽然称不上多么地新颖,无法让人耳目一新,但绝对可以说是中规中矩任何人也挑不出毛病来。

解元、亚元等赞誉或许不可能,不过中举是绝对没有半点问题的。

:新书发布,小扑街求投资,求收藏,求书单,求推荐,求支持,各种打滚求!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