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一四章 智商税(2/2)

几千万。

他甚至有一种想法:“照这样下去,到年底的时候,我的资产是不是过亿了?”

觉得还挺有可能的。

音频产品还在认真的制作,本来想早一点推到市场上的,可是看到现在那两本电子书卖得那么凶,不好意思那么频繁的收割韭菜,就决定拿更多的时间放在音频制作上,等一段时间再推出来。

再怎么也得等一个月。

割韭菜是一件好事,但是割韭菜不能割得太狠,把根都给割掉,那就没意思了。

韭菜也需要时间来生长的。

那些迷恋他的学生妹,自己又没有经济收入,只能靠着家里的生活费。

那还是等到下个月她们家里发生活费的时候再来割吧。

做人要有底线,这是方浩对自己的要求。

作为一个流量,要特别的爱惜自己的韭菜,不能够一直割下去。

这几天的时间,他在微博上面多次的表达了对粉丝们的感激之意。

并且表示,每销售一本诗集就捐一块钱用来奖励扶持国内诗人的承诺,不只是适用于实体书,也同样适用于电子书。

——这是当初他众筹出版诗集的时候做出来的承诺,每销售一本书就拿出一块钱,成立一个寻找诗人的基金,对年度诗人进行奖励。

那本诗集的实体书出版了90万册,全部都销售出去了,这也就等于那个寻找诗人的基金拥有了九十万的盘子。

而现在,那一本世纪的电子版,销售量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五十多万册,这个承诺适用于电子书,那就等于那个寻找诗人基金又增加了150多万的盘子。

加起来240多万了。

而且还在继续销售中。

按照这个趋势,那个基金扩大到300万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个基金到底要怎样运作,怎样去寻找诗人,又怎样去奖励扶持,现在方浩并没有说。

因为他自己也没有弄出一个章程来。

这年一半都没有过去,用不着那么着急。

不过在他的这个承诺之后,微博上突然又多了一些赞誉他的文化人。

点过去一看,基本上都是诗人。

看来,还是有一部分诗人被这样一笔资金给吸引到了。

虽然不知道是怎样的奖励扶持,但是提前拍一拍马屁总是没错的。

哪怕奖励不了太多的东西,来一台笔记本电脑都是好的。

方浩并不知道一些以前骂她的文化人心态出现了那样的变化,在微博上面做出这样的承诺之后,又在工作群里面跟柳青说:

“你可以在网上发表诗歌了,还有那几个员工都让他们发表一些,咱们肥水不流外人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