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节18 改变(3/4)


“有毛病……”

“是是是……我不对,我的错。”

小二点头哈腰了许久这才抚平那客人的不满,只是当他回过头来的时候,望着远方的秦府表情似乎也有些不一样了。

也许……找个机会看看能不能跳到秦府去?听说他们那边前一阵子也在招店小二呢。

这位资格最老的,已经在这家茶肆服役了超过10年的店小二如是的想着。

……

不知不觉中,秦府对外界的影响也渐渐扩大了不少……秦府中的生活方式倒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这些士兵、学校的学生以及大量的工人。

这些人并不是封闭在秦府这个小圈子范围内的,自觉不自觉的都要与周边的环境广泛接触。而这样的接触互动下来,多多少少还是会对周边产生一些影响的。

首先,秦府周边的禽蛋肉以及各种农副产品的价格微微有些升高……毕竟近千人的消耗呢!周围农户的供应就有些困难了,而从周边村镇运来的物资自然要有一定的运输成本,无形中价格也就提高了一些。

而周边卖食品的小贩们多多少少也受到了实惠,这些大头兵和工人们的经济实力都不低,消费水平虽然跟临安城里的市民阶层有一定的差距,但比起周围村镇可是强了太多了。

但最重要的影响不是别的,而是周围的木工价格有了不少涨幅……这也叫不少搞运输的老板叫苦不已,毕竟车船维修都需要木匠,而木匠数量见少自然就影响到了行情的价格。

其实光是水车和其他比较杂乱的木工活的话还消耗不了这么多工匠,从造水车开始到铁匠铺建成,肖恒也不过是招了十几名木匠罢了。

这么点人对于偌大的市场来说,根本引不起价格波动。

不过由于造船计划的原因,肖恒开始有意识的招手有造船经验的以及各种手艺还过得去的木匠……而以肖恒手里的资金密度砸下来,首当其冲的就是码头附近的木匠工坊。

其中不少有手艺但却没得传承的木匠都被肖恒挖走了——他又不需要槽船图纸,只要能刨出合格的木板,有填缝的手艺就可以了,至于造船图纸那是肖恒的事情。

当然了,肖恒这么大手笔的挖人,也让不少老师傅叫苦不已……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徒(ku)弟(li)就这么跑了,许多基础的工作又都需要他们捡起来做了,自然对这秦府没什么好印象。

但那又如何呢?胳膊拧不过大腿……官面上人家是三品大员,私下里人家有200团练——没听见那帮壮汉精力旺盛得没处发泄,天天跑出来喊号子吗?闲着没事去惹他们……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除了木匠的行情见长之外,其他的物资多多少少也有些提高,例如木头、煤炭、石灰之类的矿物,不过秦府吃进的最大资源铁锭倒是没引起周围的价格波动……这倒是跟大宋的扑买制度有关。

在南宋,一般的打铁铺子是不准自己炼铁的,而只有那些有实力的大商人才有资格扑买……这扑买的意思就类似后世的拍卖,而扑买的商品就是炼铁开矿的资格。

所以肖恒他们想要买铁锭是没办法跟周围的铁匠铺买的,只能去找那些大商人谈……而大商人手中的货品丰厚,价格自然也不会因为肖恒的买进就产生波动。

除了炼铁开矿之外,这大宋扑买制度最发达的还是制曲。

只有扑买了制曲资格的商家才能制造酒曲,而没有酒曲就不能制酒……官府也会严厉打击私下制曲的行为。

所以总能听说“某某正店”,这所谓的正店就是取得了官方制酒许可的店铺,他们一般也对外零售自己的酒,但最重要的买卖还是对外批发销售酒水、酒曲。

而相对于正店的就是脚店,脚店一般都是向正店批发酒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