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节42 万家灯火(2/4)

现代的全产业链太吓人了,不是现在的南宋所能玩得转的。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远点。

此时肖恒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订购的现代制品到货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了……好在他还能从网络上获得支持,否则仅凭他的一己之力也许大宋都被灭了他的高真空电子管还造不出来呢!

将其他的琐碎实验交给卢淳他们之后,接下来的肖恒一门心思扑到了电力建设上。

……

后山。

水车吱嘎作响的转动着,带动着发电机组嗡嗡转动。

就在发电机厂房隔壁,几个巨大的变压器正在工作着,甚至还有利用隔壁的动力转动的电扇来对着它们为其散热。

在这些变压器旁边的架子上,整整齐齐的摆一个个正在充电中的铅酸蓄电池。这些蓄电池都是这段时间肖恒他们在舞台上消耗的……可想而知再没有电力供应的地方,想要用电真是太麻烦了。

而且即便是现在这种充电也是需要专门的工人看管的,因为肖恒的电池上没有专门的保护电路和芯片,不能在充满之后自动断电,所以必须有专门的工人巡视,通过最原始的办法来断定蓄电池是否充满电了,然后再及时的将其断电以防发生危险。

总体来说肖恒带着他的学习们搞出来的这个水电站比起后世所谓的“小水电”还要迷你许多。

本身由于水位差并不高的关系,水车提供的动力就非常有限,再加上传动的能量损耗,最终经过计算肖恒的这个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甚至还不足百分之60。

即便将所有的水车都接入到发电机组中,这水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就在100千瓦左右,而后世界5000千瓦以下的水电项目都统称为“小水电”,这其中的差距还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一百千瓦至少也能解决有与无的问题了,一个灯泡的功率也不过就是几十瓦,大一些的不过是几百瓦。

若是按照每家每户2枚灯泡,每个灯泡50瓦来计算的话,一百千瓦就能供应近千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抛除输电损耗以及其他方面的用电需求之外,这一百千瓦的小小发电站至少够肖恒他们这边的学校、军营、以及住户都能用上电了。

……

水泥、红砖什么都是现成的,所以肖恒一边让工人们加紧生产水泥红妆之外,自己也跑到铁匠铺那边去,与王铁锤一起专门定制了个比较简单的热压辊。

这是为了生产油毡纸而准备的。

至于油毡纸的原料——普通纸,肖恒就只能求助于南宋本身的纸张作坊了。

好在之前由于需要类似现代那种比较厚的纸张的关系,肖恒专门买下了一家中型的早制作方。经过数次的技术改造他们已经有能力生产连续的大纸卷了……否则若是肖恒去普通的纸张作坊的话,他所能得到的只是一张张的宣纸或是草纸。

是的,古代造纸多是使用比较原始的办法——将纸浆倒在一个浸在水中的长方形的“纱窗”中,等纸浆均匀的平铺在水面之后再将“纱窗”捞出来……然后就这样将“纱窗”拿去晾晒。

等晒干了这纸也就早好了。

但是这种一张张的纸并不符合工业化的生产需求,并且这种纸的面幅也太小了,制成油毡纸后只会增加使用难度。

忙了几天,油毡纸的生产线终于算是完工了,当一卷卷油毡纸被生产出来之后,从后山的发电厂到居民区的地下通道也挖了差不多一半。

由于江南地区水网密及的关系,肖恒选择的是类似直接开挖壕沟的方式来建造这条通道……所以其实这条通道比较浅,所以建设速度也非常快。

当肖恒这边搞定了油毡纸的时候,这通道已经差不多挖开一半了。

在红砖水泥的不限量供应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