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节118 劫掠者(3/4)

州城后,蒙元不顾自身已经存在了的隐患而强行渡江南下,为的就是尽快在南方找到补给。

然而,他们的算盘很快就落空了。

秦荐在第一次守城失败之后就开始动员长江以南的百姓迁徙,而后碍于装甲车的出现所以蒙元并未立即发起进攻,而是集中力量灭了大金。

在大金以灭国为代价所争取的这段时间里,沿江的百姓要么集中到类似扬州这样的大城市,要么就干脆带着行李远走他乡了……

所以,当蒙人抵达长江以南准备开始大肆劫掠的时候却发现,长江附近居然没什么人能给他们抢的!顶多是抢了些渔民的咸鱼……

……但问题是这玩意也不能当饭吃不是!?即便是强悍如蒙人,也不可能饿着肚子去打临安。

也正是以为这一系列的布置,逼得蒙军不得不会向后方开始寻求补给了。

而当补给队伍开始行进的时候,一直以来都没什么补给的蒙元却发现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如此庞大的队伍,每天人吃的、马吃的、都是一大笔支出

而且这其中还没算兵器、铠甲、药物以及草料……

而资源如此匮乏以至于缺少补给的蒙军只得在长江南岸建立了临时的补给品集散地,并且加大力度从整个占领区开始搜刮粮食。

抢粮食需要时间、集结补给更需要时间,而最最重要的是这些粮食来得零零散散的,一到江南就立即被士兵们瓜分一空了……

花了5天时间抢来的粮食还不够这些大兵吃两三天的,整个长江南岸的军队就像一个无底洞,根本填不满。

而光靠零散的抢劫,最理的情况下也只能维持江南士兵一半的需求,而另一半的需求就只能从遥远的草原调集了。

从临安到中都,再从中都到草原……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即便在现代都堪称是噩梦难度,又何况是蒙元?

在各种冲冲问题的堆积下,蒙元攻城略地的速度终于慢了下来。

但即便如此蒙元也没有放弃,毕竟一旦放弃想要再打出现在这样的优势就很困难了。

所谓守江必守淮,自古以来长江虽然有着“天堑”的虚名,但实际上发生战争最多的地方却是淮河地区……一旦淮河一代丢失了,那么仅凭长江防线很快就会被攻破。

南宋如是,南明如是,蒋光头亦是如此。

在原本肖恒的历史上,南宋之所以能挡住大金的男侵,其实也是因为牢牢的守住了淮河一线——这一点从南宋地图就能看得出来。

而在这个时空的南宋,江北之地早已丢失,但大金却没能攻下,原因到不在于南宋,而是在于大金的勇武已经在和平而又富足的生活中被消磨殆尽了……而大金也就随之慢慢的虚弱起来。

不过此时的蒙元去与虚弱的大金完全不同,蒙元的背后有着大半个亚洲的广袤土地,即便现在缺少粮食那也只是暂时的。

就在蒙元的物资营地不远处的一处小高地上,一个年轻的士兵正举着望远镜打量着远方的营地。

“看!那边还有个帐篷……应该就是他们这次运来的粮食了……你说呢?”一个年轻的士兵回头问道。

“也许是。”

旁边那位也有望远镜,只是他的观察重点却不在那些“装粮食的帐篷”,而是在整个营地的结构上……因为他的任务不一样。

这两位侦察兵一个是寻找物资营地的薄弱点,而另一个则是收集整个营地的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绘制成简单的草图。

由于绘图所涉及到的专业性比较强的缘故,所以一般来说能做这种作业的士兵基本都是军官级别——因为只有军官级的教育才会涉及到绘图、测距等,普通士兵还是以扫盲为主。

看着自己的班长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