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章 铁木真的决定(2/3)

会输。  问题在于,蒙古人敢不敢打这一场大战!  双方兵力相近,粮食同样紧张。  “这下将所有的文明都招惹了一遍。”  赳赳老秦作为资历最老的诸侯,他见汉帝国在这次国战招惹众多文明,不禁感慨。汉帝国越强大,也就越容易被忌惮。  “蒙古帝国位于漠北,在主世界我们迟早会有一战,得罪铁木真,无足轻重。”  楚天对得罪蒙古帝国,不以为然。  蒙古帝国位于漠北的蒙古高原,正在窥视中原,与汉帝国迟早有一场决战。双方交恶是迟早之事。  “无所谓了。”  明关破罐子破摔。汉帝国得罪的文明太多,再多一个也没什么。  距离汉帝国较远的文明,他们在主世界也无法威胁汉帝国。而在汉帝国周围的文明,他们本来就与汉帝国矛盾重重。高丽国、东瀛国、蒙古帝国、大越国、东吁国、印度莫卧儿帝国,与汉帝国都有纠纷。在《领主》里,各个接壤的文明,矛盾冲突只会更加严重。  面对周围的文明,以攻为主,对较远的文明,以交为主。  赳赳老秦等人到来,双方百万大军对峙到次日。  如果任何一方主动发起进攻,将会导致西部战场再次爆发百万大军级别的交战。  “蒙古人撤兵了!”  在经过紧张的对峙以后,蒙古帝国大军似乎选择放弃了与汉帝国、莫斯科大公国交战,向北方撤退。  “蒙古人知难而退还好,否则我必斩其将,断其念想。”  关羽横刀立马,目送蒙古帝国大军离开。  汉帝国没有主动发起进攻。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与蒙古帝国在这里开战,是否可以战胜不提,后方还有波斯帝国、莫卧儿帝国在虎视眈眈。即使惨胜,也不见得守得住西部主城。  “蒙古帝国似乎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了。设想一下,如果铁木真从国战战场将几百万人口甚至上千万人口带回漠北,这些人口会自动转变为当地的族群。新的蒙古帝国将会异常可怕。”,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楚天目送蒙古帝国大军离开,不担心国战之事,反而担心主世界。  铁木真利用国战的机会掠夺大量人口,自然有用处。  “如果蒙古帝国敢在主世界进犯我们东汉,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汉帝国的诸侯们听楚天所说,也隐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同时对自己充满信心。  蒙古大军交替撤退。  这是蒙古帝国在国战战场唯一一次主动撤离。  蒙古帝国避开了与两个大文明的交锋。  蒙古帝国的武将们有些不满和失落。他们还没有吃过这样的亏。不少蒙古帝国的将领自恃骑兵强大,无往而不利,铁木真主动撤军,的确引发了蒙古帝国将领们的不满。  只不过震慑于铁木真的威望,这群蒙古帝国的将领们不敢多言。  “西部主城已经被汉帝国占领,在没有必胜的把握下,不能冒险。人口对于我们而言,甚至比主城更加重要。带千万人口回到漠北,我们便有百万精骑。”  铁木真现在很清醒。  他的蒙古骑兵确实令无数文明畏惧,但并非无敌。他带来的蒙古骑兵数量实在是太少,原因也在于蒙古帝国的人口本就不多。  千万人口对于蒙古帝国而言,实力将会暴涨两三倍。  汉帝国向蒙古帝国展现肌肉,蒙古帝国知难而退。  “我们去东边,攻打东部主城!”  铁木真为了安抚众将,改变进攻方向。  蒙古帝国更像是一个军事体制的帝国,必须要保持征战,获得更多的战利品,才能满足万户、千户、百户们的胃口。  速不台、哲别、木华黎、博尔忽等武将在临走前,下意识地看向后方的汉帝国、莫斯科大公国大军。  这一次铁木真的冷静避免了蒙古帝国与汉帝国之间的大战,双方没有爆发决战,只是仆从军团之间的较量以及小规模的战斗。  “有一天我们会再次与他们遇上。”  “我们蒙古骑兵将会征服南边的土地,将所有土地变为牧场。”  速不台与哲别低语。  ……  “蒙古骑兵已向东边行军,目的似乎是东部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