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维修河堤8(2/2)

际经验了,我再来看图纸可能要好一点。不然我一个学机械的来看人家建筑的图怕是有些恼火,毕竟隔行如隔山嘛。”

胡八幺见我没有想接钥匙的意思,也就把钥匙收了回去。

……

连续几天,我都在河堤边转悠。自己带起小本子和笔。边走边画了个示意图。然后把每个点和图纸上的点作比对。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发现了一些秘密。当然这些秘密是那些修河堤的工人不知道的。

首先就是图纸上的点位是五十三个。黑包村那段有十五个,瓦塘村的那段有二十七个,下塘村的那段有十一个。但是实际上真正必须要维修的有二十二个点位,即黑包村九个,瓦塘村的那段有七个,下塘村的那段有六个。可修可不修,就是那种简单处理就可以的有六个点位,黑包一个,下塘一个,瓦塘四个。另外还有二十五个可以说是“无中生有”找不到的,黑包五个,下塘四个,瓦塘十六个,差不多一半。

我想一想都觉得害怕。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不仅把这些情况摸清楚了。我还把每一处的真正施工情况整清楚了,然后又和胡八幺抽屉里的图纸资料情况比对了。又有重大发现,那就是工程存在严重的“偷工减料”问题。比如要求是“底部宽一米二,顶部宽八十公分,鹅卵石垒砌水泥砂浆满浆满灌。”但是,实际可能是:低部四五十公分,除了可看见的面是鹅卵石垒砌,水泥砂浆勾缝垒砌,内里其实填充的是乱七八糟的石头和泥巴、乱木头棒棒等。顶部倒是修的很“规范”,其实呢也就是面上那十几二十公分是那样的。两头修砌的也是像模像样的。反正给人看上去的感觉就是修得很标准,修得很壮实。

更夸张的是,那些不存在的“点位”是怎么修出来的。真正的“聪明才智是无穷的”。他们把原本就是完好无损的土坎河坎,用锄头或者大刀,砍出挖出梯形堡坎的形状,然后给它穿上一件“水泥砂浆鹅卵石的外衣”,有模有样的“堡坎”就修出来了。

我就在想。难怪胡八幺根本不去关心“工程质量”,难怪那些工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原来是大家都“心知肚明”。我自己倒像一个“傻瓜”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