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48章 通古斯河大战(3/4)

也多了许多。十一月十九,在得到伊丽莎白的劝告后,伊戈尔集结族中所有战士,亲自领兵朝西伯利亚赶去,至当月二十一,两万多图瓦部骑兵在伊戈尔的率领下抵达贝加尔湖一带。可刚刚抵达贝加尔湖的图瓦骑兵来不及休息,就赶紧朝西伯利亚城西北奔去,因为刚刚来到贝加尔湖,伊丽莎白就得到了从图拉城发来的军报,此时蛮军正与西伯利亚驻军于通古斯卡河展开激战。

从来没想过西伯利亚战局竟然紧张到了这种地步,伊丽莎白凝眉深思,将实情告诉了身边的伊戈尔,“伊戈尔,通古斯卡河战况对我方不利,恐怕我们无法修整了,必须放弃进入西伯利亚城,迅速赶赴前线才行。此去通古斯卡河,生死未知,你若现在回去,本公主也不会怪你的。”

伊丽莎白一席话,为这个冬天平添了几分凄凉,以她和铁墨的不清不楚的关系,再加上与莫斯科波耶贵族之间的仇恨,西伯利亚战事必然要管的。可是伊戈尔没有必要的,作为图瓦部的族长,每一步都要为族人考虑。不曾想,伊戈尔浓眉上挑,哈哈大笑起来,“公主,你说的是什么话,我们图瓦人重情重义,这些年我王伊万陛下对我族的好无可挑剔,我们岂能背信弃义。放心吧,上帝一定会保佑我们的,我们这就去通古斯卡河。”

伊戈尔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因为他觉得晋北军纵横天下如此多年,不会就这样倒在西伯利亚,另一方面,如果晋北军垮了,图瓦部也无法拥有现在的地位了。

崇祯六年十一月下旬,修整几天的联军最终还是对通古斯卡河流域发起了进攻,目标直指北面的泰梅尔高原。西伯利亚驻军严阵以待,双方一开始只是小规模的骑兵试探,云府骑兵再次遭遇到了铁锤骑兵团,狂暴的斯拉夫人再一次感受到了铁浮屠的威力,铁浮屠重骑兵,要比十七世纪西方重骑兵严格了许多,尤其是在防御方面,几乎无懈可击,唯一缺点就是机动性。

这一次铁浮屠骑兵学聪明了许多,主动展开阵型,而不是以尖锐阵型冲锋,致使铁锤骑兵团的冲锋就像碰到了一堵墙。论战阵之法,兵种配合,斯拉夫人比晋北军相差太远了,有了铁浮屠的拦截,轻骑兵两侧包抄,步兵迅速推进,直接将大批的铁锤骑兵团顶在了通古斯卡河岸边,不可一世的铁锤骑兵团在失去速度和冲击力后,立刻陷入了苦战,可是他们各自为战,没有配合,自身的勇武又能发挥多少作用呢?

通古斯卡河西面上游一带,一支三千多人的骑兵整齐的列在草原之上,他们全身包裹在黑色铁甲之中,圆形平顶的帽子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可是黝黑的长剑却透着一股嗜血而神秘的气息。他们神圣罗马帝国的日耳曼骑兵,有着不同于斯拉夫人的战术纪律。

这支骑兵是德意志人的先锋,驻扎此地就是为了帮助斯拉夫人的,负责人正是骑兵团的法务官罗伊尔。罗伊尔神情严峻,目光冷酷,拥有着早期日耳曼人的呆板和坚韧,“柏腾恩,命令士兵们冲锋吧,这些东方人很厉害,他们的步兵阵型严谨,相互配合非常娴熟,那些斯拉夫人不是对手的,再过一会儿,这些斯拉夫人恐怕都要放弃战马往河里跳了。趁着斯拉夫人还能折腾,我们必须冲过去,等着东方人解决了斯拉夫人,我们的压力就很大了。”

之前的胜利,并没有让罗伊尔生出小觑之心,萨彦岭一战,东方人是败了,可是他们撤退有序,没有溃败,这可不是一支乌合之众拥有的战术素养。日耳曼人天生严谨,即使是十七世纪,日耳曼民族依旧拥有这种严谨的特征,这在西方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一个严谨,做事一丝不苟的民族,注定会不断主导世界潮流。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末凶兵更新,第648章 通古斯河大战免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