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四三章 中国标准(2/2)

比咱们老师还高,所以自己制定标准,现在对咱们来说,应该不是无法跨越的障碍。”

思想很快就统一了:不用张三的标准,也不用李四的标准,就用咱们自己的标准。

制定标准,确实不是无法跨越的障碍,但跨越起来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

当一本厚厚的动车组标准手册带着热乎气放到武文杰办公桌上时,他没有急着翻开,而是抚着封皮,凝神了它许久许久。

还用再看吗?他为这本手册付出了多少心血,根本没法量化,但有些事却能说明许多问题。

有谁想不起某个部件的标准在哪页了,只要一问,武文杰随口就能说出来。

更有甚者,标准中那些复杂无比的数据,到了要用的时候,武文杰似乎也是信口而来,其轻松的程度,让人几乎觉得像是开玩笑顺嘴编出来的数字。

但翻开手册一对,却连小数点后面都不错一点儿。

“这标准看上去还不错,但光咱们自己认不行,还得人家都认才行。现在的问题在于,那些心高气傲的老师们接不接受咱们的标准呢?”

这个问题提得很现实,也十分尖锐。

果不其然,当人家一看到这本所谓的“中国标准”时,神情全都是一样的——满脸的匪夷所思。

不接受没关系呀,慢慢做工作呗,我们有的是耐心。

“以后你们供我们的配件,可不可以就按我们提供的标准来制造呢?”请求人家时,咱们在态度上还是谦恭的。

但不是所有老师的回应都是让人舒服的,比如这位,话就说得满不客气的:“我对你们的热忱和干劲备感钦佩,但对你们的请求则持审慎态度。要知道,高铁的标准可是我们经过数十年的打磨,投入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积累了数不清的数据,才逐步形成。作为行业人士,不用我提醒你们,谁都知道制造轨道交通装备所承担的巨大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一定不堪设想。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几家的标准都是极其成熟的,当然也是相当可靠的,这几年你们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是有体会的,也是经过运营实践检验的。现在你们自己打算使用自己刚刚制定的标准,这我当然无法反对,但让我们按照你们的标准给你们供货,恕我们不能奉陪。”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