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19章 第十一个任务 阿Q要姓赵11(2/2)

而是因为没钱了,才倒闭的。

但是陆仁炳有信心,将这些报纸卖出去。无论那个时代搞金融的都是有钱人。

嗯,思路有了,陆仁炳便开始着手办报事宜。中国女报的事,他暂时就不管了,交给那帮年轻人去折腾,反正这个时代鼓吹女权是政治正确不怕事。自己要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即将诞生的《中国金融周刊》上。

要办一份新报,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陆仁炳又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他给周刊的定位就是高端杂志,因此从印刷上就必须要拉开档次。经常使用别人的印馆,质量根本无法控制,必须有自己的印刷厂。

好在在沪市,最不缺的就是买办,掮客。陆仁炳通过人买了全套的印刷设备,还是比较先进的米利机,这玩意据说在上海滩属于独一份的美国货。因为排华法案的原因,最近几年整个大清国都在抵制美货。

陆仁炳买的这套机器,运过来之后,就赶上了抵制美货运动。堆在仓库里吃灰了两年。今年美国人为了挽回在东方帝国的贸易份额,6月份刚发了照会,准备将属于美国的庚子赔款还给中国,用于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

这条消息传来,才算稍稍给国内的反美情绪,降了温。陆仁炳才有机会,从美国商人的租界的仓库里用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拿到了这批机器。

米利机虽然说是比较先进的机器,但是说实在的在现在的中国实在是没啥市场。沪海的人高档的机器,都认德国货英国货,廉价货就认日本的,美国人的机器根本不吃香。

说实在的,陆仁炳买了这些机器也有很大的麻烦,因为没人用过这些机器,还得聘请外国技师来培训工人,这在以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陆仁炳的运气就是这么好。现在正赶上美国人到银行危机,虽然银行危机还没达到高峰,但是造成的恶果已经显现了。再加上从1903年开始美国人的经济就处在危机状态。

来中国卖印刷机的这位大胡子,在沪海待了两年,前几天刚得到消息,他国内的公司破产了,老板都自杀了。他现在失业了,连租用仓库的钱都得他自己出。

愁的这家伙在租界的酒吧买醉,陆仁炳也是之前闲逛的时候,凑巧跟他搭上的线。陆仁炳当时是想着买张船票,去美国趁着银行也危机,捞一把快钱的。他之前可是把历史上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前前后后研究了个透,就等着到时候去投机呢。

所以他就特别留意,在租界的美国商人,看看有没有机会合作一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