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41章 第十二个任务 秦时之刘毕的雄心14(2/2)

,各国的贵族士人数量多如牛毛。这个时代的识字率,远超陆仁炳的想象。

西周的时候只有公家的书院在向贵族国人传授文字,平王东迁以后,官学废弛,私学兴起,那些国破家亡的贵族公子,纷纷投入私学教学,开办学习班之类的,推广教育谋生。这些人也是各种书籍的作者来源之一。

例如大名鼎鼎的春秋,左传其实都是私人著作,并非官方修的史书。各种版本的史书,因为所占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件记述差别很大。比如孔子是鲁国人,他编春秋的时候就以鲁国国君的纪念作为主线,记述时间的立场,也都以鲁国的立场为先。

陆仁炳在这里还看到了,春秋的赵国版,燕国版,韩国版,甚至还有灭亡的各种小国的版本。

其中以周王室的版本最为珍贵,周王室被秦国灭了之后,史官潜逃民间,他们携带了大量的周王室藏书,以这些为资料编写的周王室版本的史书,与各国都大为不同。嗯,首先其他各国称王的,都被称为叛逆。周王室的史书中,从来不以王称各国国君,统统以周王室最初对他们的封爵为准。嗯充满着一股子酸气,看的陆仁炳直乐。

其他的各种笔记中,记载的各国贵族的奇闻异事,更是多不胜数。各种地域黑,赵国的人看不上楚国人,齐国人看不上赵国人,齐国人看不上鲁国人,鲁国人看不上所有人。楚国人连自己人都看不上,各国人一起鄙视宋国人。

看多之后,陆仁炳就明白始皇帝烧书的必要性了,如果任由这些书籍流传,华夏大地上的人们迟早都得自己打起来。

统一了,各国原有的史书就必须得消灭,必须宣扬大一统,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思想。各国的史书里,记载的各国之间彼此的杀戮史,必须淡化。

不然的话,各地人之间的仇恨就会延续数千年,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统一。春秋战国延续了数百年,各国之间的大小战争不计其数,战死的人何止百万。各国的之间的恩怨情仇也根本无法遗忘。

欧洲各国为什么不可能真正统一,就是因为这种仇恨,民族主义的兴起放大了这种仇恨,使得各国永远无法真正统一。

阅读网址:.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