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亏本买卖(2/3)

最大的造反派。

宋杰听了脸上的表情变得怪异起来,这人怎么说变脸就变脸,前几日还在义正言辞的骂自己是反贼,怎么一说到修水坝就啥也不顾了。

似乎意识到宋杰的疑惑,丁平又道:“你别惊讶,之前对你造反之事痛骂你,是觉得你不忠不义,但修水坝是造福后世千载之事,大金朝恐怕也没那么长命,可史家会把这份功劳记下,那可是会历朝历代皆会传颂的美名。”

宋杰这才明白,留名青史比万贯家财更让真正的读书人动心,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造个反而已,不伤大雅。

“可是我只是想让淄水改个道,以便开采金矿,可现在搞成十万贯的巨大投入,小弟也没恁多钱粮呀。”宋杰为难的说道。

“如果按照刚才的规划来说,至少要两年,你可以慢慢的凑嘛,再说如此大的工程,也不能让你一个人花钱不是,只要是惠及的地方,都有义务出钱,如果那些地主和民户一家出一些,你也花不了恁多钱财了。”丁平劝说道。

“要是他们不出怎么办?难不成还能逼迫他们不成!”宋杰皱眉道。

“嘿嘿……你连造反都敢,难道还怕普通百姓不成,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作为地方父母官,自是支持你,加上你手里有兵,还怕不成事?”

“有愚民一时不理解,总不能因噎废食吧,等修好水坝,他们有了实惠自然会对你称颂的。”

丁平的态度转变让宋杰一时不太适应,这人黑化似乎也太快了点,居然怂恿自己欺压百姓。

“那投入也太大了,小弟还要再想想,再想想,要不我回去和晁叔他们商量一下再说吧。”宋杰还是犹豫的说道。

“走,我陪你一同去,向他们陈清利弊。”丁平一把拉住宋杰说道。

……

结果丁平十分顺利的说服了晁克己,顺带还把宋家的众人都打动了,原因无他,他告诉宋家人,无论宋杰和宋家今后走向何方,只要能为治下百姓谋福祉,便是造反,百姓也大多愿意跟从,宋杰花些钱便可以收买全镇人的心,这个钱该花。

此时宋杰同样开始重新审视起丁平,这家伙不光对水利、地理、农政和堪舆熟悉,就连说服人也有一套,其才干当一个区区知镇简直就是屈才了。

接下来宋杰便只需要出钱便是,像发动百姓,雇佣工人之事丁平全部都主动承担下来。

当然宋杰还是派出晁克己协助他,毕竟宋家花了大价钱,就像丁平所说,收买人心的事情,宋家怎么能不出个代表。

南台山的地形十分适合修建水坝,淄水和泷水汇合于此,左边是南台山,东边是一座名为青龙峰的孤山,南台山只有百余丈高,山顶平坦,便于施工。

南台山西边地势平坦,可以先在此挖掘备用河道,让交汇的淄水和泷水先从此经过,修建好水坝后再把水赶回来,当然所谓赶,其实是一种分流和疏堵相结合的法子,毕竟总要让水有地方流才行。

丁平先是贴出告示,告诉颜神镇上所有人,现在官府要和宋家要一起修建水坝,现在让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逐家拜访镇里的大户。

效果并不太好,愿意出钱的寥寥无几,有愿意出钱的也是最多几十贯钱。

这也在丁平的意料之中,不过他也不着急,拿着宋杰给他的启动资金便去了淄川城,先是给梁尚君汇报此事,先得到行政一把手的支持后,便可以大肆招人了。

招人也是有讲究的,对于地方来说,人口和土地是构成赋税的基础,一般情况下,人口是不准随意流动的,除非遭灾,当地政府又无力赈灾,地方才准许人口离开土地到异地谋生。

丁平是颜神镇的知镇,要修水坝他也只能在颜神城中抽调劳力,在无灾祸的情况下不能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