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漫谈竞争(2/4)

至处分,尼克松、克林顿都有过这种经历。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荒淫残暴废物皇帝,就是因为缺少竞争和监督。

竞争机制选拔出国家各个领域亟需的管理、科技、生产、贸易、艺术、体育人才。在体育领域竞争的作用最为明显,想一想,哪个优秀运动员不是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竞争选拔制度实行了一千三百年,选拔出了十万个进士,其中不乏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张居正、林则徐等杰出人才。当然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没落,科举制度也腐朽没落,失去了本来的作用,最后被废除了。但科举制度竞争选拔人才的积极作用还是应该肯定的。科举制度在清代末年废除后,大学逐渐兴起,百年来的高考竞争,将一批批优秀青年选入大学。我国现代的各方面人才,绝大多数是通过高考选拔,再经大学教育培育出来的。

竞争在经济领域的积极作用和业绩也非常明显。竞争使农民不断改善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竞争又使农民不断改善生产工具,促进了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竞争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使人类经过三次大的经济浪潮农业、工业、信息产业革命而进入现代社会。竞争使劳动组织不断改革、发展、强化,由个体而联合企业,而国际跨国公司,使经济贸易和竞争全球化。近二百年科技进步是过去几千年的几百倍。原因就在近二百年自由竞争的迅猛发展。

竞争促进市场繁荣。各种商品都进入市场进行贸易,参与竞争。竞争使新产品不断产生,使商品价格不断下降,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也就使市场日趋繁荣。最终得到实惠的是顾客,是民众。例如我国加入to以后,汽车价格便在国内外的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下降,2003年以来每年下降10%左右,2006年以后价格与世界市场完全接轨,将下降20%左右。

竞争还激发生产者的积极性和资源的合理分配。为了不被激烈竞争淘汰,生产者必须努力向前;哪个企业在竞争中占有强有力的地位,它就能凭实力获得更多的资源,也会使有限的资源物尽其用。

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在上世纪轰然瓦解,主要原因就在窒息了竞争机制。在政治领域,只由政治局少数人选拔国家领导人,致使老弱昏庸者当政。勃列日涅夫晚年重病缠身,仍昏聩当政到死。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都老且病,但仍继任一把手,结果均当政一年左右就病死。在这样领导人领导下的国家还会强盛么?在经济上,苏联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统购统销的生产模式和“大锅饭”的分配制度,扼杀竞争,使经济逐渐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失去了民心。

从根本上讲,竞争促进了世界的发展,使世界逐步进入现代化,使人类逐渐从蒙昧走向文明。竞争在人类历史上创立了丰功伟绩,并必将在人类的未来创立更大的业绩。

三、竞争的弊端

像任何事物一样,竞争也有它的两面:优点与弊端。竞争的优长为人类立下了丰功伟绩,竞争的弊端却给人类带来了麻烦,带来了灾祸。当然,这要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

竞争有一个趋势,由小到大,由多到少。以企业为例,竞争使小企业不断被组合、被吞并,演变成联合企业(托拉斯、康采恩等),再演变成跨国企业集团,成为巨无霸。美国汽车业开创阶段有2300家汽车制造公司,经过长期竞争淘汰后,现在只剩下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几家。美国硅谷是世界电子工业中心,这里竞争十分激烈,其中25%的公司生命周期只有6—7年,如苹果、王安这样的世界知名大公司也被淘汰。竞争促使企业联合,增强企业实力,也促进了行业发展。但弊病也产生了:竞争对象的减少使竞争的激烈程度减缓,大鱼吃小鱼,如果某一竞争领域只剩下一条大鱼,就没有了竞争,大鱼垄断了一切。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