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77章 郭威审大案(3/4)

,一个九十九岁,一个九十七岁,身体十分健朗,跟两位夫君比赛着高寿。哪能想到,这么高寿的李氏姐妹双双获封国夫人。这才真是苦了一辈子,熬成了大富大贵。

这次美社绸庄大案的主办官魏仁浦,也是穷孩子出身,也被皇帝的这几句对奋斗者的暖心话震撼,陪着众位商家巨子落泪。他起身奏曰:“陛下乃五代以来至为圣明之君,相信大周必将结束乱局,天下归于一统。”

郭威又点着陶乾用之子陶远,问道:“陶爱卿,你即将作为美社绸庄的庄主,对魏将军破获此案还有什么想说,尽管说来,朕为你做主。”

陶远,字勃兴,见天子对两位爷爷辈的老商人如此厚待,已经知道天子下了很大的决心,为自己家申冤做主,心中十分感激。他跪倒下去,正要奏闻心中所想,忽然内侍来报:“太原郡公觐见,在宫外候旨。”

太原郡公是谁呀?实乃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检校太保郭荣,真名实姓是柴荣,乃大周天子郭威的养子,现年三十整。

郭威、柴荣等全家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杀光,这时候,郭威又将近五十岁,几十年打仗落下一身伤病,江山叫谁继承?

只能收养子。柴荣虽然改名郭荣,但改名的时候,柴荣已经二十六岁,皇后、姑母柴云灵,去世之前一年改的。所以,大小众将仍然称之为柴荣。

柴荣的姑母柴云灵乃郭威的结发妻。在去年郭威登基之际,柴云灵就已经去世三年。

郭威重情重义,柴皇后逝后,登基也没有册立皇后。加之柴荣是天下少有的青年才俊,不但文武全才,险仗恶仗,从无败绩。而且善于治军、治政、理财,所到之处,面目一新。

柴荣起初结义了“龙冈三杰”,前几年又结义了“钜鹿十六雄”,人望极高。其实柴荣年纪轻轻,又投军时间不长,在军中不该有很高的人望,这是为什么呢?

还有一个无形的资本天生跟着他,这个资本就是:晚唐赫赫有名的朝歌八剑老幺,同时又是崇信九使的大哥,谁呀?柴署。

在晚唐之际,柴署从商成就是最高的,很年轻就爵至莒国公,为何逝后没有被封贩界正神?慢慢就知道了。

柴署之子柴大渊获封钜鹿郡公,封地钜鹿郡,就是邢州的别称。为什么柴荣是邢州尧山县柴家庄人?柴署、柴大渊就是他的先祖。

柴家的繁衍,如果从柴署的爷爷、颌阳侯、美沟应龙柴超算起,柴大渊是柴超的曾孙。到了柴荣的父亲柴守礼、姑姑柴云灵这一辈,柴守礼生于唐昭宗乾元元年(894年),是柴大渊的曾孙。

柴荣是钜鹿郡公柴大渊的玄孙,是莒国公柴署的来孙,是颌阳侯柴超的第七代孙——仍孙。如果从柴超算起,到柴荣这一辈,柴家子孙繁衍如果集中起来,怎么也有五百名嫡系子孙。

但因柴家世代为将,或者从商,各个分支非常分散,只有柴大渊这一支定居在钜鹿郡。其曾祖柴棠,先是追随高祖柴大渊征战沙场,继而辞军从商。到了柴荣的时候,祖父柴灼之、父亲柴守礼,都是经商。

其实,柴荣祖上,除了父亲一辈处于五代战乱,祖父、曾祖在晚唐时期,有钜鹿郡公这样大的帽子罩着,经商与否,都会生活无虞。经商只不过是柴大渊严格要求,为了子孙成长,疏离吃喝玩乐罢了。

当年,柴云灵在郭威极度危难之中,相中郭威,毅然决然嫁给了他。柴家人对于郭威的支助,从头至尾都没有停止过。因而,当郭威被满门抄斩后,并没有想到寻找姓郭的人当接班人,而是直接从柴家挑选英才。

综合各种因素,郭威将柴荣视为第一接班人,十分正常。

柴荣这时候跑来干啥?难道是说军务,北边又出什么乱子了?

郭威突然想起来,柴荣他姐姐柴茭正是陶远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