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八章 柴孝和的秘密(3/4)

,道:“嗯,不错,确实如此。你的原因分析得很正确,那结论呢?”

李密微微一笑:“人性善恶之分,千年来未有定论,所谓君子小人之争,说白了也在于此,有些人本性善良,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就会涌泉相报;有些人则是狼子野心,你对他好,到头来他反而会谋财害命,反噬恩主。”

“所以李密以为,对于君子,当示之以恩;对于小人,当示之以威;至于多数普通人,应该是介乎君子和小人之间,则应该视情况而论,恩威并施,以恩为主。”

杨素听到最后,原来一直微微闭着的双眼缓缓地张开,他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直视着李密,似是要看穿他的内心,一字一顿地道:“那么请问贤侄,你收服那柴孝和,用的是恩还是威?”

杨玄感心头一震,他没有料到杨素会在此时提起这桩陈年往事,出声阻止已是来不及,连忙望向了李密疯火兵痞最新章节。

只见李密似乎毫不觉得意外,微微一笑,道:“越国公对此事想必也困惑多年了吧,是否也因为此事,一直不能对李密予以完全的信任?”

杨素沉声道:“贤侄乃是聪明人,有些事还是不用说得太破为好。”

李密叹了口气,道:“好吧,本来我答应过孝和要为他保守秘密的,但现在已经事过多年,孝和也早成了我的忠实助手,而且此事确实与越国公府有关,为了解开这个多年的心结,李密就直言了。”

“那柴孝和当年想要混进贵府,确实是受人指使,指使他的不是别人,而是前废太子杨勇。”

杨素的眉头一皱,显然这个答案有些让他意外,问道:“难道不是高颎?”

李密摇了摇头,道:“不是,这柴孝和本就是杨勇打入高颎家的一个棋子罢了,不知道越国公是否记得开皇五年时的高德事件?”

杨素点了点头:“当然,这是当年的一件大事,洛阳百姓高德上书给先皇,请他退位为太上皇,让太子杨勇早日登基。结果皇上龙颜震怒,当众召开朝议。亲自宣布自己不会效法北齐的亡国之君,只图自己安逸,而把江山拱手让人。”

“当时太子杨勇也吓得连续上表表明自己的忠心。从此以后为了避嫌,也不怎么处理朝中政事。甚至主动地在东宫里纵情声色,摆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模样。”

“后来先皇也查过这个高德的来历,发现此人以前是高颎家的奴仆,但高颎解释过此人只是他家数千个奴仆中的一员,而且早已经离开高家,自己并不知道他的这番作为所图何意。”

“这高德上书以后也就此从人间蒸发,再也不见此人宫媒最新章节。此事后来就作为一桩无头公案,不了了之。”

李密点了点头。道:“可是这高德事件中,最倒霉的是谁呢?显然是我们的太子杨勇,他受此牵连,主动放弃了监国的权力。这也导致他以后又被父母看成不思进取,贪图酒色之人,十多年后还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丢了太子之位,当然,那些算是后话了。”

“但是当时的杨勇却是恨得咬牙切齿,那一年杨勇和高颎还没有走到一起,甚至他怀疑这是高颎故意为难他。于是他就想派一个间谍打入了高家,希望就此能掌控高颎真实的情况,顺便在仆役中打听出一些有关高德的事情。”

“可是高家经此一事后。在收仆役时也是严格了许多,不是非常可靠,知根知底的高家族人根本不收。杨勇一连派了六七个精干探子想混进高家,甚至还伪装过高家的远房亲戚,都被人通过查族谱给拒之门外了。”

“最后杨勇想到了个好办法,让当时只有三岁多的柴孝和流落街头,到了高家门外哭,柴家是走江湖卖艺的戏子出身,所以只有三岁的柴孝和也学会了装哭。然后让他一个人跑到那高家门口要饭,高家看他可怜就把他给收下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