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17章 发财了(2/3)

再继续了,又问道:“寿宁侯若是直接兑换铜板回去的话,恐凭二位之力一下也不能带回去,不知寿宁侯可带了车马!”

张家兄弟一大早只想着到富民银行结账,实在着急,还真就没考虑到这么多的银钱需要怎么带回去。

被问到,张鹤龄一拍脑袋,道:“本侯倒是忘了,老二,你立即去喊个车马过来。”

张鹤龄他无事可干不着急,谢至他是忙着呢,哪有时间等到张延龄喊了车马过来。

“郭三,咱银行还有车马吧?找寻几辆把银钱送到寿宁侯府上去。”

看起来,谢至与富民银行没多大关系,其实富民银行大大小小的事情还是由谢至做主的。

谢至吩咐之后,郭三立即应道:“是,小人即刻去办。”

很快,车马便被喊了过来。

在车马被喊过来之后,谢至便开口道:“装箱吧!”

张鹤龄在弘治朝谋划了十几年,通过各种手段收入囊中的田地怎会少了,自得是用箱子来衡量的。

银库种地,不说是张鹤龄等人了,就是谢至也没跟着进去。

在郭三进去清点的时候,谢至在外面道:“两位世伯,莫要着急,在此稍后片刻吧。”

到了这个时候,张鹤龄早就已经是急不可耐了,哪会听进去。

等了片刻的功夫,外面响起了骡马之声,张鹤龄第一个跑了出去。

随着张鹤龄出门,已经有人陆续提着银钱装箱了。

现在围观的人是不少,但为了保证真伪,张鹤龄还是打开了箱子,瞧着明晃晃,崭新的铜钱,张鹤龄眼睛都亮了。

由于现在所发现的铜矿和银矿稀少,平日里的大额交易都是采用银票,而小额的那些利用仅存的那些也足够了,至于庶民之间的买卖交易,还有不少人是依靠以物易物的。

张鹤龄当然知晓这银钱的重要,片刻的功夫便合上了箱子。

很快又搬出了第二箱,第三箱...最后竟是一直搬出了整整五个大箱子。

张鹤龄兴奋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对谢至更是热情了不少。

谢至借此皆会宣传了他的银行也没什么不妥,笑嘻嘻的道:“世伯若是有业务的话,再来找某便是。”

正当张鹤龄兴奋之时,一人道:“这铜钱都是新的,莫不是假的吧?”

总会是有那么一个两个扫兴的人。

此言一出,本来兴奋的张鹤龄开始起疑了。

谢至却是笑呵呵的道:“张世伯可否那几个让几位世伯也瞧瞧,几位世伯距离远也看不太真切,拿在手里便也就能够真真切切的体会明白了。”

为了辩驳真假,张鹤龄自是不会吝啬,开了箱子拿了几个出来,往没人手中递了几个过来。

这些人也都是见过铜钱的,而且家里的铜钱也都不少,真与假的也都是能够瞧出来的。

从张鹤龄手里拿了铜钱之后,很快便有人开始从自己摸索出铜板,两下相比了。

片刻之后,众人纷纷点头,应道:“是真的,没问题,这银钱只比旧钱真,都没比旧钱假的。”

既承认了钱是真的,张鹤龄旋即从几人手里抢过了铜板,急吼吼的道:“谢至啊,本侯先回去了,往后本侯少不了要再来找你,你可别嫌本侯麻烦。”

麻烦,谢至肯定是不会嫌弃的。

只要有业务,那便就是谢至的客户,他肯定是会接着的。

谢至应道:“这个肯定没问题,世伯有事尽管过来便是。”

说着,谢至还道:“郭三,你找些人帮着世伯把东西送回家去。”

谢至这般说也只是为了表面好看罢了,其实不用谢至吩咐,郭三便已经吩咐人赶车回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