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回目录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1/3)

( ) 数九寒天,呵气成霜,山坳里冷风嗖嗖的,往日里热热闹闹的村子里,只剩下几声鸡鸣狗叫。本该砍柴备冬或是窝在家里炕头上忙着做针线活的人家,又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拉起了闲话。

大抵是快过年了,家家户户外在做工的汉子们也都回来了,所以连孩子们都不乐意在外疯跑了。

然而,与别人家的热闹不同的,是桃溪村山脚下那户人家。四处透风的院子里,瘦弱的女孩正坐在破败的栅栏底下,通红的小手可劲儿的搓洗着盆子里的粗布衣裳,丝毫不管通红有些冰冷到麻木的小手,已然开始散出热气儿来。

光看破落的院子,跟透风的屋子,就知道眼下她家是穷的哪怕一文铜板都掏不出来,就更别说舍得烧热水用了,更妄想取暖。

林宝茹穿越到这里已经十几日了,早就让她认清了回不去的现实,也弄明白了家里的情况。

家里其实并没有分家,而且她也有叔伯跟爷爷奶奶,各家过的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绝不是太过穷困的。

而之所以她家里是家徒四壁,食不果腹墙不避风的,实在是跟着她爹失踪多年,外加她娘那软包子的性子很有干系。

原本她爹还在时候,也是个能挣钱的,在家里也有一处院落。要是说唯一的遗憾,怕就是她娘只生了个脑子有些不清亮的儿子,还有一连串没带把的闺女了。

这也是为何她娘会是个包子性子的缘故,实在是她总觉得爹爹失踪十有 是没了,而自个却没能给林家生下个能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儿子,总觉得愧对了男人愧对了婆家。

于是前些年,大伯一家翻盖房子霸占她家院子时候,她娘求到爷爷奶奶跟前,被羞辱威胁一番后,居然没出息的自个搬出了院落,然后住进了村里最破落的靠山边的茅草房子。

说是茅草房子,其实还不如说是没人要的草棚子确切呢。遍着院子里,也就两间勉强能住人的土坯屋子,再加上一间破陋的柴房,还都是要窗户没窗户,只有些柴禾树枝固定着能勉强挡风的。

屋子本就又矮又黑,里面的炕头更是巴掌大。而她们一家五口,其中还有个已然二十岁被人说是痴傻的大哥,所以自然不可能都住在一个屋子里。所以,仅有的几床薄被子一分,几乎合不到一人一床。

不过她娘却不可否认的是个慈母,就算再苦再难,也没想过抛弃孩子自个一走了之,更没想过发卖了闺女换个好活路。

要知道,村里可是有不少人过不下去时候,会卖掉闺女,明面上说是给闺女寻个好去向,实际上谁不知道那闺女大多就是被人糟践的命啊。

之前也不是没有人牙婆子来,奈何甭管谁怎么说,她娘王氏就是不松口。

至于她奶奶跟大娘,哪天也得来蹦跶一番,尤其是近些日子更是来的频繁。

倒不是来帮衬的,而是来催着要奉养银子的,谁让她娘王氏舍不得她爹媳妇的名头呢?所以,到死都得给狗皮膏药一样的老宅那边年年送一两银子的奉养。

林宝茹叹口气,咬牙又提起一件衣裳继续在搓衣板上洗起来。一想到家里都快要饿死人了,她娘居然还想法设法的凑银子,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她是外来的,不懂女人的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可是她就想不明白了,再坚贞的感情,难道还敌得过几个孩子的命重要?

一两银子,那可是够买不少粮食的。别说吃粗面跟糙米了,就是大米也能吃不少日子。也不知道她娘到底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就真能咬着牙看着一家人忍饥挨饿的......

只是心里埋怨归心里埋怨,她还是看不得她娘动不动就掉眼泪整天一副愁眉苦面的模样。更见不得底下一群小萝卜头每天苦巴巴的,喝口热水都省着,生怕多浪费了柴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目录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