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一章 软弱是救不了的(2/3)

唐恪也是不甘示弱,道:“那李太保有信心守住京师么?要知道就算是京城粮食充足,可是城中百姓也又百多万,要是没有补充的话,早晚也会消耗完的,而且作战之时咱们的士兵也是损失不少的,就说梁山这两次攻城,咱们损失了多少兵马?对方又损失了多少?差不多一比一吧?这可是守城啊!”

李纲直接开口道:“怎么守不住!咱们城中的兵马加起来还有五万多人,还可以招募民众上城帮忙,守住城池易如反掌。而且咱们派出去和王庆方腊谈判的人现在应该已经到了,要是顺利的话,就能解放出种师道所领那一部西军,加上从西蜀川地来的大军,咱们的兵力是有优势的。还有童贯所领的十万西军大部队,全部回来勤王的话,兵力已经几倍于敌人,内外夹击的话,定能让其进退两难,又什么好怕的,何必去和梁山这些贼寇谈判!”

李纲说的很有道理,只要宋国的君臣团结协作,完全有机会打败梁山的。只是他小看了赵恒懦弱的性格和目光的短视。

他一方面怕李纲总领军队防御,成功之后,功高震主,一方面又有一些小心思,就是要保住皇位,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赵恒是极力不想接手这个烂摊子的,不过现在既然已经坐上了,也不会想着在退下去了,他怕梁山兵马被自己打跑了后,说不准老爹就会复位,或者另立一个儿子,要知道自己才坐了几天的皇位,手下大臣还是忠于老爹比自己多的,这不可不妨,所以还不如先派人去跟梁山所建的伪齐谈判,哪怕是割地赔款,也好过皇位被废。

只听赵恒道:“我意已决,派人去和齐国谈判,众卿谁愿意走一趟齐营?”

李纲听后,当即跪下,老泪横流的道:“陛下不可啊,如此做法,岂不是告诉城中兵民咱们没有信心守住城池么?此次一去,要是不成,士兵们哪里还能提的起心气来作战?请陛下三思啊!”

李纲声泪俱下的诉说并没有动摇赵恒求和谈判的心意,反而又是重复了一遍:“有谁愿意去敌营走一趟?”

李纲见了顿时只觉的心灰意冷,觉得自己这些天没日没夜的思考退敌之策颇为不值。

赵恒却只顾环视左右大臣,等着哪位卿家愿意到齐营谈判。可是站在前面的几位,如白时中、李邦彦、张邦昌之流,此时却是鸦雀无声,选择性的耳聋了,好像没有听到赵恒说了什么似的。

这些人平日要是争风吃醋、钩心斗角什么很在行。可要是要动真格的了,要他们去那危险的齐营那是休想,一转头就能找出一大堆的理由来。

最后还是工部侍郎郑望之觉得这样实在是太不好看了,出列道:“臣愿往!”

见到有人出来,赵恒也不管合不合适了,当即准行。

一日后,郑望之等五人从城墙之上被缒了下来,喊话梁山放行,让其等入营谈判。

此时花荣也真是有点拿汴梁城无可奈何了,如果战争进入了旷日持久的状态之中,对于梁山并不是很有利。花荣已经收到了时迁的消息,知道宋国已经派人去和王庆还有方腊接触了,要是让他们达成了统一战线,而梁山还没能拿下汴梁的话,同时面对三方兵马,形势就有点严重了。

而要是能再此之前拿下汴梁,俘虏赵宋皇室的话,就能瓦解宋国这一方面的压力,还能造就许多割据势力,到时一个一个解决的话,就要容易许多了。

现在听到宋国派人出来谈判了,花荣当即大笑一声道:“总算是等来了。”

他知道对方只要过来谈判,就说明宋国君臣内心里就已经是惯例式的怂了,想要花钱买平安了,这种机会,花荣是不会错过的,先好好的打击一下对方的士气再说,最好呢打击到他们没了抵抗之心。

“放他们过来!”花荣道了一声。

“看来咱们进入汴京的时间也不远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