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静斋模式(2/3)

出”了师妃暄即将捏造出的假名字——这绝对是可以跟神仙的“掐指一算”媲美的异能。

“那么我们转回刚才的话题吧。阁下不是要问我问题吗请问你是请教还是考较呢?”

“因该是请教吧。”

“请教不敢当不过我很可能不会给出一个令你满意的答案。”朱浩抿了一口香醇可口的桂花酒缓缓道:“因为我们受的是不同的教育有过不同的阅历世界观价值观都不一样。我并不敢肯定我说的是你想象中的那种正确答案。”

这番话虽然说的谦虚可是众人都知道朱浩的话的意思是说秦川或者说师妃暄所认为的正确的答案在朱浩的眼光看来也

能认同。说到底这也只是两种理念的碰撞而已。

师妃暄柔声道:“朱将军谦虚了求同存异才是进步的根本。”

“阁下说的不错那么请问吧!”朱浩点头道。可是这一瞬间看着这个美丽修长的背影朱浩忽然觉得她就像是博物馆中展览的一只美丽花瓶一样。可是转念想来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直掉落在地球上的外形飞碟呢?

师妃暄缓缓道:“在下想向世民兄请教为君之道。”

寇仲和徐子陵听到了这个问题顿时失笑差点把含在嘴里的桂花酒喷出来。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传说中的“静斋模式”。

朱浩淡然道:“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你。”

师妃暄解释道:“在下没有其他意思只是问问将军对于为君之道的见解而已。”

“那好据我所知……”朱浩放下酒杯理了理衣袖:“距离如今的一百七十万年到三千五百年前在华夏最初的甲骨文字未出现之前人类的历史无法被记载很多的宝贵的经验都无法传承给后代。那时候人类的生产力地下数目稀少周围还有野兽以及其他的天敌。为了生存下去人类不得不团结到一起共同劳作所得也共同分配。这时候人类是没有君王的也没有剥削和压迫。他们拥有的领便是氏族长。”

顿了顿朱浩看了一眼听得专注的两个徒弟以及坐在角落里放下了茶杯仔细聆听的师妃暄继续重搬以前的历史教材:“漫长的文化积累和融合使得华夏文明逐渐变得统一。因为生产能力的展人类的食物有了剩余。因此社会才有了正式的交易——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再后来到了三皇五帝时期华夏文明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文字。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才是真正华夏文明的开始。神农氏明农耕至他统治开始中华民族进入农耕社会。这个时期人们终于有了安定的生活不用再为了食物与猛兽搏斗被动的迁徙移居。”

师妃暄听他暂停下来知道这是提问解惑的时候于是问道:“朱将军请问何谓生产力呢?”

寇仲替他回答道:“老师讲过生产力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生产能力。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不了解它的人是听不懂的。”

只看他一脸洋洋得意的样子话只说了一半而已。

徐子陵白了他一眼补充道:“生产力的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可以创造出多少的财富。比如说五百年前一个农民需要种十亩田地才能养活一家四口人。到了如今因为农具和种子的改进一个农民可以花费更少的时间精力来种这十亩地却可以获得比五百年前的农民更多的收成。相比之下这就是一种生产力进步的一种表现。”

刚说完又添了一句:“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其中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没有专门系统的学习是不会明白的。”

师妃暄怔了怔便道:“既然如此请朱先生继续讲吧!”

听到这个熟悉的称呼朱浩心里忽然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以前飞马牧场的人们便是这么称呼他的亲切而尊敬。

“夏禹之前王位是通过‘禅让制’来传承的。那时候君主是民意推选出来的众望所归的有德之人天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