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九章 杜如晦升职(2/3)

原地,避免蹭到其它地方。

叹息一声,李涧道:“还能是因为什么?杨妃虽然身份尊贵,但是这些年来从不与人争斗,自然没有威慑力,皇后一走,再加上之前跟您不合的传闻,后宫的嫔妃难免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李世民斜着眼睛看了李涧一眼,但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对。本来后宫有皇后的存在,从来没让他分神过,如今皇后一走,顿时让他这个皇帝对后宫之事烦不胜烦。

拍了一下桌子,李世民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张婕妤王婕妤两人扰乱后宫,对杨妃不敬,罪不可恕,打入冷宫,让她们好好反思反思!若没有悔改之意,就不用放出来了!”

李涧躬身领命,等别的宦官把鞋子拿过来,才换了鞋子回后宫宣布命令。

刚处理完后宫的烦心事,杜如晦就报名觐见。

宣入以后,见杜如晦的步伐矫健、脊梁笔直,李世民就羡慕道:“克明你自从在孙道长那里调理了身体以后,真是越活越精神了,不像朕,一旬之日有三四天要为风疾所扰。”

行礼后,杜如晦坐在宦官搬来的锦墩上,笑着说:“本来微臣作为外臣,是不应该干涉宫内的事情的,不过,看到陛下这个样子,还是想用老属下的身份说说您,太子带着皇后出走,对您和皇后而言是好事儿啊。人都是贱皮子,拥有的不珍惜,失去了才追悔莫及。您尚且这般折磨,皇后也不会好受多少。这样一来,就算您和皇后有什么埋怨,等再见面的时候也会烟消云散了。

再说,太子殿下如今出去也不是单纯的玩乐郑州的那伙贼盗,一直以来都是郑州的心腹大患。当初国库空虚,微臣就怕出兵会影响边疆的战事,所以忍到了现在,如今太子殿下带领亲率平灭了他们,朝廷不知道省了多少事。

再者郑州的商人聚会过后,如今各地的商人都开始配合朝廷的整改,户部不知道省了多少事,长孙无忌这些日子哪怕在朝堂之上跟您争吵了,下朝的时候嘴都是歪着的。年初时候的商税,让户部不得不加盖了府库,今年年末的税收,还不知道要到什么程度呢。依微臣看,一些贫瘠地区的赋税重启,甚至可以因此而在搁置一下了。”

李世民点点头,的确是如此啊。商税改革之后的收入,顿时让一些担忧的朝臣为止而闭嘴了。虽说银钱目前还没办法弥补粮草对于国库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一旦,或许,等农学院的研究真的出现成果以后,那么朝廷也将摆脱对粮草的依赖性,单纯的收钱,就足以满足国朝的所需了。

将单纯的钱财彻底覆盖掉税收,实际上对于朝廷而言,算是化繁为简。因为某一地发生灾难需要赈灾的时候,用不着因为粮食的运输而发愁,只需要就近购买粮食押运过去就行了,甚至于用不着废这么大的劲,只需要把赈济的款项交给赈灾大臣就好。而军队的出征,也只需要拨给银子,朝廷不用因为粮草供应而发愁,军队自己就能在边陲购买粮食。

敲敲桌案,李世民对杜如晦笑道:“都说房谋杜断,但是克明你在大局观上,也不输房乔啊。李靖这段时间都在上书请求朕撤了他的尚书仆射之位,他撤掉以后,朕有意让你顶替,如何?”

扶杜如晦上位,事实上,早在贞观年初的时候,李世民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毕竟,当时的杜如晦身体情况急转直下,大有随时完蛋的意思。怎么说也是一路相随的老臣子,在他完蛋之前,让他攀登一下人臣的巅峰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因为孙思邈的介入,杜如晦的身体很快就好转了。而兵部尚书的位置,没有谁比杜如晦还要缜密,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一直没有给他升职。

而现在,临时被弄到尚书仆射位置上的李靖,觉得自己年老体衰,想要一段悠闲的退休生活,提出了“辞职”,正是把杜如晦提上去的时候。

对于自己的待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