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86章 成立军政.府(2/3)

于下冻、化峒等处,属统领马盛治统率。陈与陆荣廷、林绍斐(马盛治统领部文案)等交游,结拜为把兄弟。

陈在马盛治部时,因进攻游勇有功,不数年间升至管带。

一九○四年,陆荣廷升任统领,陈炳焜任职于陆的营务处,成为陆的副手,这是他在陆荣廷部下任职的开始。陆荣廷对陈极为信任,一切大计,均与之商量决定。

一九零七年十二月二日,孙中山亲自领导和发动镇南关起义。陈炳焜所部副中营前哨李哨长和驻守镇北炮台的士兵起而响应,革命党人占领了右辅山三座炮台。孙中山亲临炮台指挥作战。清政.府大为震惊,严电陆荣廷等限期收复。

陆责成陈炳焜戴罪立功,陈率部猛攻右辅山。革命党人退出炮台,镇南关起义失败。清政.府“论功行赏”:“守备陈炳焜以游击尽先补用”。

一九零八年春,清政.府在龙州开办广西陆军讲武堂和学兵营,陆荣廷保送陈炳焜进讲武堂受训并兼任学兵营的督队官。陈在讲武堂与受训军官交游,拉拢他们拥护陆荣廷,对学兵营的训练也极为认真,这对于扩大陆荣廷的个人势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陈在讲武堂毕业后,被陆保荐为龙州新军第二标标统。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爆发,十一月七日广西宣布独立,沈秉堃为广西都督,王芝祥、陆荣廷为副都督。不久,沈秉堃辞职,陈炳焜急电桂林,拥陆荣廷为都督,省议会乃选陆继任。陆即派陈率领龙州新军第二标的第二、第三两营开赴桂林驻守,委任陈为都督府军政司司长。一九一三年,陆荣廷改编全省军队,编成陆军两个师、一个混成旅和六个巡防队。

陈炳焜任驻守桂林的陆军第一师师长。

一九一六年三月十五日,陆荣廷与陈炳焜等联名通电,参加讨袁护国。其后,陆率军入粤,陈则坐镇南宁。袁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委任陆为广东督军,陈为广西督军。

一九一七年春,陆荣廷升任两广巡阅使,提名陈炳焜为广东督军。

护法的军政.府是设在广州的黄埔公园。当时南来的国会议员可分为三大系列;

(一)政学系

政学系自称为旧国民党系的稳健派,其领袖李根源是拥护岑春煊的。岑和陆荣廷有部属关系,而岑、陆又和李根源有护国时期在肇庆军务院的关系,云南唐继尧亦因这种关系而有瓜葛,因此政学系在云南和广西占有人和之利。

政学系内分为两派,一派是南关五十号,由杨永泰出资组织,为民主政学系之一部分,约有三十余议员,拥岑春煊为领袖,重要人物有章士钊、冷遹、张耀曾、谷钟秀、杨永泰、徐傅霖、李肇甫、文群、孙光庭等。

一派是石行会馆系,约占七十余议席,两派主张完全一致,在南方称为主和派,与民友社的主战派对立。政学系人数虽不多,但能量很大。

(二)益友系

益友系就是益友社,为旧国民党系嫡派中的温和派,主张采进步的唯民的倾向,态度温和,是政学系和民友社中间的调和人,也是非常国会中的多数党,议席近三百余人。以吴景濂、褚辅成、王正廷等为领袖。这三人中吴为众院议长,褚为副议长,王为参议院副议长。

三)民友系

民友系就是民友社,是旧国民党中的急进派,在国会中为强硬派,故有主战派之称。其组成部分有同盟会嫡派,以林森、谢持、马君武、丁象谦、居正、田桐等为中坚。韬园俱乐部以孙洪伊为首。还有为共和派。

其他还有新俱乐部系,系新补两院议员的集团,在非常国会中议席近二百人。其政治理念虽各有千秋,但大多数和益友社系较接近。著名人物有张知本、何陶、尹成福、刘云昭、赵中鹄、孔昭成。

此外还有蒙古议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