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15章 惊世骇俗(3/3)

造访章太炎,请童介绍自己和章太炎认识。这时,章太炎的鼓动反清革命的书《訄言》第一版已出版发行,蔡元培读了这本书后,便一直想认识书的作者。

1901年的上半年,蔡元培常住在上海,广泛收集各类新式学堂的学制和课程设置,经过综合比对和深入研究,他撰写了《学堂教科论》一书,由杜亚泉开办的普通学书室印发。这无疑是他对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

继绍兴中西学堂之后,蔡元培开始执教的第二所新式学校是南洋公学。

南洋公学,由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1896年创建于上海。清末民初,称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为“南洋”,称江苏以北沿海各省为“北洋”。南洋公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

在当时这所学校是报请清政府同意之后成立的,为了能为清王朝培养一批了解世界大势、有专门知识的人才,这所新式学堂专设了“特科班”。就是“专收优于国学、年力强健者,授以西学,以备将来经济特科之选”。

蔡元培在主持中西学堂时就关注过这所学校。1899年11月,蔡元培曾写信给在南洋公学任职的张元济,请其代购教科书,后又专门到上海徐家汇游览了南洋公学。

1901年5月,从绍兴中西学堂去职后赋闲的蔡元培,应上海澄衷学堂总理刘葆良之邀,前往襄助南洋公学校务。在此期间,他开始与南洋公学的督办盛宣怀有所往来,曾在6月间出席盛宣怀在南洋公学的宴请。

9月,南洋公学“特科班”开课,蔡元培正式受聘担任特班生总教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如邵力子、谢无量、李叔同、黄炎培等,都是蔡元培这个时期教过的学生。

“中国国民在极度痛苦中,还没有知道痛苦的由来,没有能站立起来,结合起来,用自力解除痛苦,这是中国根本弱点,你们将来出校,办学校以外,还要唤醒民众,开发他们的知识。这些固然可以靠文字,但民众识字的少,如能用语言,效用更广,你们大家练习演说罢!”

这是蔡元培在南洋公学担任总教习时,在公学里的学生组织的一次演讲会上,演讲的一段话。必须唤醒民众,这是他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反思中获得最主要的认识。

蔡元培激情的讲演,让在场的很多学生泪流满面,也一下子把他和学生们的距离拉近。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