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42骊山陵园一(4/5)

又问道。

老工师又捋了捋胡须,娓娓道来:“当年宣太后年老时十分怀念自己的故乡楚国,特地下令正在自己的陵园必须面朝楚国故都鄢郢方向。第一批陶俑烧制好时,宣太后还亲临现场视察,觉得黑色的陶俑不漂亮,下令用名贵的颜料将陶俑全部绘制成楚人最喜欢的颜色。所以,宣太后陵园的陶俑的服饰都改成了红、绿、黄等鲜艳的色彩。军阵的排列也和战场上的队形一样。而在骊山陵园这边,大秦已经消灭了所有对手,始皇帝亲自下旨,这边的陶俑以阅兵时的方阵排列。所以两边的陶俑无论颜色和排列方式还是规模都不同!”

听了老工师的介绍,黑山恍然大悟,暗自思索道: “这样就对了,大秦一贯以黑色为尊,军装甲胄都是黑色的,怎么会有彩色的兵马俑呢?原来后世发现的兵马俑并不是秦始皇兵马俑,而是大秦西太后的兵马俑。而兵马俑内发现的吕不韦监制的兵器更加说得通了,因为西太后的陵园在她死后二十多年才建造完成。”

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普遍较低,国王的女人死后一般都是葬在丈夫的陵园内。西太后主政之初,并没有象其他王那样建设自己的陵园,直到临死前两年才开始建陵园,所以直到秦王政登基数年后才完工。

解开秦兵马俑的疑问后,黑山心情舒畅,告别了老工师又向陵园的中心走去。此时骊山陵园的地宫已经开始挖掘十余年,好奇心驱使黑山想一探地宫的真实面貌。

黑山走到地宫上面,探头一望,一座巨大的深坑出现在眼前。最上面是一个宽三百六十步(约470米)的正方形大坑,大坑每深丈余便有一步宽的平台作为防滑坡的阶梯。放眼望去,就像一座倒扣的大金字塔。深坑已经有三十丈深,在深坑作业的刑徒们就像密密麻麻的蚂蚁。地宫已经挖到许多泉眼,为了作业的安全,十万刑徒被分成两班,一天十二时辰不停地从地宫内向外运送水和泥土,这里面耗费的人力物力简直是无法估算。

地宫的北边留有一条两丈宽斜坡,斜坡两侧是台阶可以直通地宫底下,刑徒们就是通过这条陡峭的台阶将地宫中的泥水源源不断的运出来,保证地宫能正常施工。

“安南侯好闲情雅致,把工地当风景欣赏了!”黑山正看得出神,转身一看,正是鄣邯带着数名手下巡视到此。

“我在想这里有数千各工种工师工匠加数万民夫,还有十余万刑徒。每天的事情千头万绪,少府大人竟能调配得井井有条,整个大工地大家忙而不乱,真是令人佩服啊!”黑山答道。

鄣邯也笑道:“这个有什么?比起侯爷指挥百万雄师灭楚国还差老远呢!不够能当起侯爷一句夸奖,足够令在下在兄弟们面前吹虚一辈子了!”

两人正在闲聊,忽然听到一声惊呼,从坑底地宫往上运的大石头因绳子松开,又滚了下去,十几个刑徒因此被石头压伤,现场顿时哀嚎一片。

“整么回事?速去察看!”鄣邯对身边的人命令道。

“诺!”一个随从官立刻应声而去。

看守士兵立刻跑到现场,带离伤者,一会儿又恢复了秩序。除了地面上还有许多血迹,一切好像没有发生似的。

两名士兵押着一个刑徒回来,报告道:“禀将军,石头因绳子没有绑好,石头滚落,伤了十四人。医官说有三名受伤刑徒恐怕命难保。就是这个刑徒负责绑的绳子,请将军发落!”

这个囚犯,蓬头垢面,被施了劓刑,没了鼻子,两个鼻孔朝天,诈一看,丑弱又恐怖。在大家面前,面部也没有任何忧恐之色,连起码的哀嚎都没有。这绝对不是士兵在战场上的视死如归,而是常年从事重体力劳动已经使他生不如死,早已经麻木了。

“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犯了什么罪到这里的?”鄣邯问道。

囚犯依旧面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