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52 可惜,没有如果(求订阅)(2/3)

,但后面投的“一、二维材料添加的热电器件”acsami文章,在暑假期间被编辑以“新意不足”的理由拒稿,没有送审就直接打了回来。

在放假期间,魏兴思没有强制让段云改稿,段云自然也没有主动去做,于是改稿的事情就放在了收假以后。

当然,段云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他已经四篇一作文章在手,毕业不愁。

段云当下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之前投acsami工作的文章格式从acs改为rsc。

魏兴思打算投三区期刊rsc adv.,要是再中不了,那就直接让这个工作烂在手里。

对于魏兴思来说,rsc adv.已经是他的下限中的下限了,如果再被拒稿把文章投到sci四区去,就算发表了,对他来说也丝毫没有什么收益,还要耗费精力再改文章。

事实上,当有机光伏领域打开局面,发表了大量am级别的文章后,普通的二区文章基本上对魏兴思已经没什么用了,无非是增加他发表文章的数量罢了。

但文章数量除非堆的非常高,不然也没什么意义,就比如你发了200篇文章和250篇文章,在外人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要是200篇和1000篇的差别,那还能比一比。

而且,文章这东西,每篇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基本上没有取巧的方法,复制粘贴肯定是不行的。

哪怕实验非常顺利,全部灌水munication,一篇文章要码3000字,还要处理好图片、参考文献的引用、支持信息等事项,一个月肝三篇文章出来已经顶天了,一年也不过36篇。

这是非常理想化的,在实际情况中,如果每个月都能发一篇二区以上的文章出来,这就算非常非常高产了。

毕竟,像魔都综合大学对博士生毕业的要求,是三年发表两篇sci二区。

因此,想要短时间把文章数量堆上去基本是不可能的。

基本上,发表文章数量破千的,都是那种60、70岁的老怪,手下学生门人无数,然后依靠在他的徒子徒孙文章中冠名,才弄到那么多文章的。

除了修改文章格式的任务外,魏兴思又给段云额外安排了一个工作:“撰写一篇热电领域的综述”。

这也是想让他再最后为组里做出点贡献。

算是,发挥余热?

毕竟,段云还有不到一年就要毕业了嘛。

如果开新的项目坑,要是工作发表了还好,要是一年过去,工作做了一半该怎么办?

延毕的话,段云肯定不同意,他都已经达成毕业条件了,那么最后多半就会不了了之。

还不如让他写篇综述,至少综述这玩意不管怎么说,都能发表,只是发表的期刊好坏不同罢了。

田晴开始汇报:“冯盛东老师那边的数据已经到手,接下来打算整理数据,目标期刊jcl。”

“你打算投jcl啊……”魏兴思考虑了一会儿,说道:“先投adv. sci.试试吧,被拒了再考虑jcl吧。”

田晴没什么意见,点头应下。

许秋大概能猜到魏兴思的想法,adv. sci.虽然是新刊,但现在可以查到实时的影响因子,在9左右,之后破10的概率非常高,毕竟这样的am大子刊的,日后基本上是一区期刊没跑,jcl只是一个大类一区小类二区的期刊。

而且jcl偏重于物理一些,虽说田晴的研究确实偏向物理,但魏兴思是做化学、材料出身的,除非万不得已,他更喜欢投偏向于化学、材料类的期刊,因为写作思路、审稿人的思路都比较接近,投物理类的期刊,谁知道会遇到什么奇葩的审稿人。

孙沃:“放假前吴菲菲学姐给了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