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零四章 因为赵奕是天才啊!(3/4)

正常人能连续破解好几个世界数学难题?”

“也对……”

“我们只是普通人,想理解天才是不可能的……”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不相信!”

“……”

整个团队讨论的热火朝天,也都被分配了计算任务,每一组做一部分的计算,结合在一起差不多就能出结果,他们不需要准确的数值,只要偏差不太大就可以,因为他们的目的是验证,而不是真的算出准确数值。

应邵文的心态也其他人是一样的,他很好奇赵奕到底是不是开玩笑。

相信?

这怎么能相信呢?

应邵文是动力学专家、工程院院士,一辈子都在做科研,自认为数学能力也不差,肯定比不上顶级数学家,但单说计算能力也不差多少吧?

他仔细思考了一下,同样的问题要做计算,就算是得到模糊的结果,也需要三天以上,对比赵奕花费的十分钟,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啊。

“难道我是个蠢-材?”应邵文自嘲的说了一句,还是不相信赵奕说的是真的,他也给自己分配了一部分计算工作,也马上投入到工作中。

……

当一个团队都在做计算,还做好了详细的分工后,计算的速度就会变快很快。

好多人为了得到结果,干脆加班加点的工作,到了第二天早上,团队的每个人都差不多都完成了计算任务,他们早早的来了,刚到了上班点的时候,‘汇总数据’的小会议就召开了。

应邵文拿到了所有计算好的数据,让两个工作人员到电脑上做记录,随后就一起做汇总计算。

汇总,就简单了。

昨天分配的计算是非常复杂、难度也非常高的工作,的数学题,汇总则变成了最多不超过初中级别的计算题,一群人一起做汇总计算,结果肯定不会出错。

“结果怎么样?弧线实心扁叶的方案,提供动力的数据要高一些吧?”

“对,我的结果是百分之19到百分之24。”

“我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值。”

“如果精细圆轴区域的配比,把弧线拉成直线,数据应该在百分之20到百分之22之间。”

“所以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了,对了,赵院士昨天说的是多少?”

“……百分之21.2。”

“……”

“……”

会议室好多人都沉默了。

应邵文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问道,“最大功率的计算呢?空心扇叶高?”

旁边有个人说道,“对,我的结果是百分之13到百分之16。”

“我也是这个数据。”

“应该有14个点以上吧?我是把弧线部分,以近似圆弧来计算的,但数据只能低,不能高。”

“赵院士说的多少?”

“15……”

“……”

“……”

会场再次变得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在消化这个消息,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打击。

他们可是一个团队啊!

整个团队做了一下午的计算,有困难的地方直接模糊化,取的都是范围性数值,得出的结果却包含了对方十分钟算出的固定数字?

这说明什么?

说明对方计算出来的结果,有非常大可能就是准确数值!

这也太打击人了吧!

会场安静了好半天,每个人都低头看着数据,脑子里乱哄哄的一片。

最后还是应邵文叹了口气,开口说道,“赵院士,果真是天才啊!”

“不行!”

他猛地一拍桌子决定道,“我马上去找赵院士,让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