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二章 冲天一怒为红颜!(2/4)

更有影响历史进程者。

比如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抢走之后,吴三桂冲天一怒为红颜,本打算投诚李自成的,结果却掉头投向清军,让清军不费吹灰之力越过山海关。

历史自此改写。

之后,吴三桂还协助清军打得李自成溃不成军,狼狈而逃。

并且,如愿以偿找回了陈圆圆。

身边有了陈圆圆,吴三桂有若神助一般,带着兵马四处征战,立功无数。

最终因战功赫赫被封为平西王,成为一方诸候。

但是,陈圆圆却也因此背负上“红颜祸水”之历史骂名。

北宋名伎李师师更是名冠天下,不知多少才子为之痴迷。

秦少游曾为她作诗:“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著名词人周邦彦更是与李师师扯不断,理还乱……

专程为其作了一首词:”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

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更有李师师与宋徽宗之间的各种风流韵事。

坊间传闻,宋徽宗经常微服出宫私会李师师,还写了一首词送给她。

“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含情。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

类似的事例还有不少,这些奇女子在历史上虽留下了诸多争议,但同时也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

不久后,顾久一行四人兴致勃勃来到了惜春楼。

到了这里方才发现,这柳如令的派场还真是不小。

惜春院并不止一幢楼,除了临近河边的一幢三层主建筑之外,河边还泊着一大一小两艘画舫。

其中那艘小的,被称为“如令舫”。

也就是说,这艘画舫乃是惜春楼专程为柳如令准备的。

说小也不算小,除了位于舫上的大厅之外,上面还耸立着两层阁楼。

舫上有十余个打杂伙计与丫环,另有八个侍女。

要说这八个侍女的姿色与才艺也算是比较出众的,去到别的场子几乎就是花魁般的存在。

但在这如令舫,她们却只能成为柳如令的贴身侍女,负责柳如令的梳妆与起居。

当然,她们的存在还有另外一层作用。

前来如令舫的客人不少,而柳如令只有一个。那么,这些侍女很多时候是要替代柳如令去应酬客人的。

“各位公子里边请!”

一上画舫,便有一个年约四十余的妇人热情地迎上前来。

教司坊辖下的的场所比较特殊,并非开门广迎天下客,原则上对入场者是有着身份限制的。

毕竟这是朝廷兴办的场所,且坊里的姑娘大多曾是官宦人家的女眷。

因此,地位低下的人是没有资格进入的。

只不过,顾鸣四人一身儒衫,一看就像是读书人,自然不在受限之列。

士农工商,士,乃为读书人,在四民中地位最高。

商人排在最后一个,地位还不如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老鸨,如令姑娘今晚是否有空?”

许加应一边往里走,一边询问了一句。

“空是空的,只不过如令姑娘一向挑客,能否见到她就看几位公子是否有缘了。

不过,就算见不到如令姑娘,她身边也有八个侍女,个个貌美如花,绝不会让四位公子扫兴而归……”

走进厅中,老鸨带着顾鸣四人坐到桌边,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