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01,侯景之乱(2/3)

绍宗于是通过宣传攻势瓦解侯景阵营。

侯景当初骗手下:你们的家属已经被高澄杀了。将士们信以为真,恨高澄残忍,都愿意追随侯景跟东魏军作战。慕容绍宗在战场上向侯景的将士们喊话,告诉他们你们的家属都在。如果你们愿意回来,官职爵位所有待遇不变。将士们得知侯景原来是骗他们,认为侯景这个人太不地道,不愿再跟随他。侯景的手下纷纷弃他而去回归东魏阵营。

东魏军杀来,侯景大败,带着仅剩的800骑兵投奔南梁。

侯景在寿阳待了下来。萧衍任命他为南豫州牧,让他镇守寿阳。

高澄的头号敌人是西魏,并且西魏刚占去他的一半河南之地。他打完侯景准备打西魏。

他不想两线作战,主动提出和南梁讲和。南梁新败,自然愿意讲和。但是侯景不干,说你们讲和了,置我于何地啊。我作为东魏叛将是不是得被引渡回国啊。萧衍说不会,这跟你没关系。

侯景还是不放心,派人假冒东魏使者给萧衍送信。信上说,只要把侯景送回东魏,我们就把萧渊明送回南梁。萧衍急于换回侄子,回信说成交。“贞阳旦至,侯景夕返”。你当天把萧渊明送回来,我当晚就把侯景给你送回去。

侯景见到回信,火冒三丈,决意造反。

侯景紧锣密鼓招兵买马。但他费了半天劲也只凑了8000人马。8000人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要去和萧衍斗,胜算难料。为了确保成功,他设法拉人入伙。

他成功地把萧衍的侄子萧正德拉下水。说拉下水其实并不确切,萧正德一直憋着下水只是下不了决心。侯景来拉,两人一拍即合。

萧衍早先没儿子,认萧正德为养子,许诺说自己百年之后会将皇位传给他。萧正德自然很高兴,天天在家做皇帝梦。可世事难料,认为自己已经丧失功能的萧衍老来得子,传位给萧正德的事就不再提了。萧正德失望之极,一气之下投奔了北魏。

在北魏也不得志,萧正德又灰溜溜回到南梁。萧衍也多少有些愧疚,没追究他叛逃之罪,原谅了他。

萧衍对人尤其是自己的亲戚、宠臣一贯宽容。他们做了什么离谱的事,甚至是违法乱纪的事也不加责怪。

侯景一个手下和萧正德在北魏时关系不错。侯景通过这层关系去联络萧正德,说如果他肯助自己一臂之力,事成之后,将拥他为皇帝。萧正德利令智昏,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两人约好里应外合拿下建康。

548年,侯景起兵造反,杀奔建康。他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杀朱异。他说朱异“奸佞骄贪,蔽主弄权”,也就是奸诈、阿谀奉承、骄奢、贪婪,欺骗皇帝、玩弄权术。所以他要帮南梁除去这个大奸臣。

南梁朝野都痛恨朱异。侯景打出这个旗号也是为了迎合民意。

萧衍得知侯景造反并没当多大事,笑道:他那么点兵能干成什么事?待我派人把他捉来,用鞭子抽他。萧衍派兵讨剿侯景。

侯景得知朝廷派军讨剿,佯称进攻合肥,实则偷袭谯州。

谯州刺史萧泰花钱买官,上任后贪赃纳贿,不恤百姓。百姓都憋着造反,见侯景打过来,别说抵抗了,就像迎接子弟兵一样打开城门放进叛军,领着叛军去捉萧泰。

侯景占领谯州后马不停蹄去打历阳。历阳也投降了。

“五十年中,江表无事”。长江沿岸50年没打过仗,人们已经不习惯战争,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战争。再说侯景打出的旗号是杀贪官,军民都支持。军民抵抗无力,让侯景很顺利地到达江岸。

讨剿侯景的军队中了侯景声东击西之计被引向别处,一时赶不回来。萧衍调集京城部队去防守长江。也许是命里该着,他点了萧正德的将。萧衍任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统帅京城各部队,据守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