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武二十五年(2/5)

渐灰,目光深邃而又悠长地俯瞰着山下的洛阳城市。

此时的洛阳,正灯火通明,全城的街道灯光照耀,宛如一座没有夜晚的城市。

电气时代到来了。

电力的制造很简单,初中物理知识而已,任何一个品学兼优的高中生回到古代,只要有一定资源和不错的动手能力,利用理论知识不难制造出电力。

难的是储存。

储存方式青州泰山学宫的物理学院和化学院共同研究了二十多年,最终才成功制造出了蓄电池。

从章武十二年,洛阳城内的第一次电灯展示之后,到如今又是十一年过去。

大汉电网成功在洛水建造第一个水电发电站,十年下来,洛阳城内大大小小的电线杆不计其数,夜晚时,将整个城市都变得了一片白昼。

这不是玄幻,是现实。

因为后世历史上法拉第于西历公元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并且成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后。47年后,1878年法国就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水电站——沿革水电站。

而当初马钧通过陈暮的帮助发现电磁感应,是在西历公元186年,那时电力就已经通过电磁感应制造了出来。

只是受到储存困扰,一直无法实现技术突破而已。

所以在20多年后,成功研究出蓄电池,解决了储存问题之后,相应的水电站也蕴育而生,到7年前洛水水电站施工结束,从发现电力到制造水电站,过程是30年。

靠着陈暮已经拥有的知识,仅仅把这个过程加快了17年的时间。可见科学的发展也绝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

这也让陈暮颇为感慨,以前他觉得拥有自己的知识之后,大汉的科技一定会发展得很快。

但真到了一个一穷二白的世界之后才明白,一个农业文明想迅速进步成工业文明,如果没有前人积累和帮助,想在短时间内完成科技的弯道超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忙活了快四十年,也仅仅只是把大汉提升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初级阶段,要想真正整个大汉完成飞速提升,至少还得五十年,甚至上百年。

可到了那个时候,也许他的尸体都已经变成一堆白骨了吧。

“四弟。”

正在陈暮看着山下的满城灯火感慨之际,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醇厚的声音。

不用回头,他就知道是自己的老大哥刘备。

“大哥。”

陈暮扭过头,轻声道:“还没睡?”

刘备走在他身边,跟他一样负手而立,俯瞰着下方的洛阳城,摇摇头道:“刚才梦到良弼和子义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陈暮说道:“死亡不可避免,但至少在活着的时候,做有意义的事情,让后世铭记,那便是死而无憾了。至少良弼和子义,都做到了这一点。”

“公达也是。”

刘备回过头看了眼行宫,那里大堂里还摆放着荀攸的棺材,明日才会下葬。

陈暮笑道:“大哥看看,这洛阳如何?”

刘备答道:“从未有过的景象。”

“单凭这一点,大哥的功绩就已经前无古人了。”

“这都是四弟的功劳。”

“若无大哥,又如何有我施展拳脚之处?”

“哈哈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