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2章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2/5)

力,使得飞行器突然获得一个额外的升力,就好像有一股气流在拖着飞行器一般。

此即地面效应!

徐显就是要靠地面效应来判断飞机的拉平时机。

通常来说,只有飞机距地面小于一个到半个翼展高度的时候,地面效应才会比较明显。而737-800的飞机翼展大约有三十六米。

也就是说,徐显最快在三十六米,一百一十八英尺,或者最慢十八米,五十九英尺高度的时候,就应该能感受到地面效应产生的额外升力了。

那便是说,飞机在进入跑道上空的时候,高度正常应该就是五十多英尺,此时就产生了地面效应了。

但是此时还是太高了!

徐显不可能在刚进跑道上空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拉平,这个拉平时机实在太早了,肯定不是正确的拉平时机。

而且外界气流扰动非常明显,会极大地干扰徐显的辨别能力。他不知道飞机的突然变化到底是因为地面效应,还是因为气流影响!

所以,他还要等!等一个高度更低,感觉更明显的时机!

徐显非常沉得住气,此时就算在五十英尺左右,拉平还嫌早,但是有的飞行员也会尝试稍微带下杆,减小一些油门,以此判断飞机下沉是否合适。

可是徐显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一来他根本看不到跑道道面,也没有无线电高度的电子报话,根本难以判断飞机的下沉,自然也就没有测试判断飞机下沉的必要了。二来,现在飞机是单发状态,对于收油门要更加谨慎。

要是收油门一不小心收得多了,飞机的下沉会快速增加,到那时,就算后面再加油门回来都止不住飞机的过快下沉了,那重着陆就难以避免了。

因而,徐显就这么保持飞机的姿态,他要在临接地的前一刻,来个一锤子买卖!

这无疑是相当考验胆量和洞察力的行为,要是徐显找不到那个临接地的最后拉平时机,那他保持飞机的下降姿态就这么下去,那十成十地飞机要前轮啃在跑道道面上,这点儿绝对跑不了。

前起落架本来就是三个起落架中相对比较脆弱些的,这么大的冲击下去,当场折断都是相当有可能的。

而且由于徐显所保持的飞机姿态太小,恐怕不仅仅是前轮折断这么简单,连机头都要受到冲击而变形。

一旦机头变形,那位于机头处的驾驶舱就是首当其冲,甚至可能徐显能当场暴毙。

只能说徐显能稳得住气,其胆识简直已经非常人可及了。

正因为如此,懂行的陈元在看到徐显迟迟没有摆出着陆姿态的时候才会心急如焚。因为他不晓得徐显是在等待时机,还是压根不知道飞机已经快要接地了。

若是前者,他只会给徐显竖一根大拇指,赞叹真能沉得住气。

要是后者,他真的想要准过头去,不忍心看后面的画面。

便是在这生死之间的短暂时刻,徐显的大脑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明,他的意识仿佛扩散开来,与飞机融为一体,周遭的一切在他的感知下都变得清晰无比。

突然,飞机机头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了一下。蓦地,毫无预兆的,飞机的机头产生了一个额外的上升力矩。

这个变化非常突然,也非常明显,完全不同于气流的扰动。

“alloon!”

徐显的眼睛陡然睁开,口中无意识地吐出这个词来。

终于来了,他一直等待的最佳时机,也是最后的时机。

飞机的地面效应确实会产生额外的升力,但是并不明显,不能作为拉平时机的参考。但是在整个地面效应的作用范围内,有一个点非常特殊。

也就是飞机在离地面只有几尺的时候,飞机机头会突然产生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