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人俑(2/3)

说,差点儿搞得我们枪走火的,是一群石头。但准确的说,那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堆加工过的人俑。再形象点儿说,就是一堆石头人。石头人,便就是秦始皇拉下陪葬的那些兵马俑。

人俑的整体比例大小,和咱们的身体差不多。但要矮一个头。人俑的大概躯干部位,头、身、手脚,差不多都能分辨清。但要说雕艺技术,就有点儿差劲了。工匠似乎偷了懒,仅是在脑袋上,象征性的雕刻出了大概的五官。而这些人俑,大概不是现代的产物,随着年月的侵蚀,本就不清晰的五官,就更为模糊。

模模糊糊,表情僵硬刻板的石脸,在白白的光束下显得更为诡异。

人俑?这些苏联人,难不成是嫌水电站还不够耗费钢筋水泥,便捏起了石头人作乐?

当然不会,一眼看去便知道,这些石头人,绝不会是苏联老毛子的风格。人俑虽然刻得相对简陋,但仔细一看,细节还是有的。比如说,这些人俑的身子上,刻出了大概的衣服纹理,那样子,袖长襟宽,腰带飘舞,像是中国古代的装饰。

而脑袋上的发型样式,竟还是中国古代男子常用的,头发往后梳,再扎起一个发团的发髻!

如果说苏联人真有闲心雕刻石头娃娃,也绝对不会是这样子的风格。我虽然对历史没什么深入研究,但不难看出,那应该是中国古代的产物。

比如生活中常见的石狮子,庙里头的石菩萨,都类似于这种石雕风格。这种东西,以前被红卫兵砸过不少,我见过那么一两次,所以才会有点儿印象。

这下子,石头人俑带来的谜团,比出现一个大活人,更加让我们匪夷所思。古时的人俑,配合起脚下这座“自动化”的苏联水电站,不免荒唐得有些诡异。

咱们来理一理,首先,这里是越南的土地,若不是开始任务之前黄班长讲过“前情提要”,那这个苏联人修建的水电站,恐怕也会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而现在的发现是,这里不仅有苏联人修的钢筋水泥,更还有远在古代的人俑出现——原本很正常的东西,在现在的情况里,用现在的方式组合到一起后,不禁荒诞至极,让人转不过脑回路。

关键是,这些人俑,好像还并不是“本地特产”。但我知识薄弱,只是感觉他们是我国的特产,至于是哪朝哪代的作品,就不得而知了。

时有残缺的人俑,被几根粗麻绳捆在了一块,斜靠在水泥护墙上,所以才会出现刚才那一撮“人影儿”的错觉。人俑上贴着纸标签,旁边儿放着一架钢板车,似乎准备运走,但又不知为何遗留在了这儿。

“可拉几把倒!”旗娃伸手摸向那些人俑,“这他妈,算是古董吧?”

“老毛子还倒卖古董?”旗娃扭头看向邓鸿超。

大家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看赏这些不知多为久远年代遗留下来的诡异石头人。但是我们又发现,这些人俑,之所以被咱们矮上半个头,是因为它们的姿态,似乎是跪立着的。再一看,有些人俑的脑袋,根本就不像是人的脑袋。

其中有两个,还是三个,个个面目狰狞,脑圆而尖,瞪眼凶目,恶嘴冲鼻,不知道雕的是哪门子怪物。

邓鸿超摇头,他踩了一脚人俑旁边的钢板车,答道:“倒卖,应该不会,应该是从哪里挖出来的,没来得及运走。”

人俑上贴着的纸标签,已经快要腐蚀灭尽了,仔细一看,标签上好像涂得有意义不明的数字。而人俑,并不是像那种刚出土的文物一样,到处粘附着泥土,它们好像被冲洗过,仅是蒙上一层灰尘一样的东西,看起来并不脏。

王军英看明白这些东西后,便失去了兴趣,它拿着手电筒,独自走离了三人围堆这处,继续扫探水电站的其他地方。

“越南也出古董?”旗娃回问道,“我看这些东西,跟那庙里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