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77章 卡死了(3/3)

不过,这些都已经是随后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维密大秀电视播放结束后,艾瑞克的精力再一次转向好莱坞。

随着圣诞节档期的来临。萤火虫发行的《变脸》和哥伦比亚发行的《勇敢者的游戏》陆续上档,不因为《勇敢者的游戏》涉及到了大量的特效,但原版本的特效明显有些粗制滥造,艾瑞克当然不愿意重蹈覆辙,于是在预算方面给的非常宽裕。最终新版《勇敢者的游戏》制作要比原版本精良的多,但同时,预算也就节节攀升,最终达到了8000万美元的高位,营销费用也达到了4000万美元。相比起来,《变脸》最终的投资预算只有6000万美元,营销预算相对于《勇敢者的游戏》也低得多。

但是,两部电影上映之后还是发生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变故,《变脸》比《勇敢的游戏》早上映了一周时间,首周票房拿到了3600万的出色票房,同时其精彩剧情也获得了影评人的一致赞誉,最终票房可能达到1.2亿美元左右,虽然成绩相比于当初的《史密斯夫妇》不算那么抢眼,但这部影片仅仅只是在北美市场依旧能够收回制作成本,通过海外市场的发行,同样能够实现盈利,后续的周边宣发则基本上就是净利润了。

随后,《勇敢者的游戏》上映了。

这部被哥伦比亚寄予厚望的特效大片,首周票房同样是3600多万美元。没错,几乎与《变脸》持平,而哥伦比亚最初的票房预测是这部影片首周应该拿下4500万左右票房的,现实与理想差距显然很大。

而且,相对于《变脸》的好口碑,《勇敢者的游戏》在影评人那里的口碑却有些糟糕,很多影评人都表示这部影片过于‘喧闹’,同时导演有些过于迷恋特效的堆砌。

虽然因为特效影片市场还没有饱和,很多观众显然并没有受到《勇敢者的游戏》口碑走低的影响,第二周这部特效大片的票房跌幅只有微弱的26%,两周累计6200多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已经非常出色,但按照票房预估,《勇敢者的游戏》最终国内票房很可能停格在1.4亿美元左右,比哥伦比亚预计的2亿美元本土票房整整低了6000万。

经过刚刚过去不久的21亿美元巨额资产减记事件,索尼本来就对好莱坞怨念无限,虽然《勇敢者的游戏》最终票房依旧能够让它挤入年度票房前十名,经过各种渠道的发行,这部影片同样存在着非常可观的盈利前景,但票房没有达到预期,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同时,又因为在挑选哥伦比亚下一任领导人方面连连碰壁,巴里·迪勒、艾米·帕斯卡尔、迈克尔·林恩等好莱坞知名管理人纷纷拒绝了哥伦比亚的招揽,感觉整个好莱坞都在‘欺负’自己的索尼最终还是没忍住耍起了脾气。

而耍性子的索尼做出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与萤火虫的《黑衣人》、《史密斯夫妇》谈判上强硬了起来,甚至公开声称如果萤火虫继续故意拖延续集开发进程,哥伦比亚将不惜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

艾瑞克本来就没打算在这些电影续集的开发上为难索尼,他还希望索尼继续留在好莱坞添砖加瓦呢。

不过,索尼显然不这么想,对于艾瑞克纠结于《黑衣人》主创薪酬的事情,索尼自始至终都认定,这是萤火虫想要独占《黑衣人》版权而做出的姿态。

于是,在短时间内谈判无果的情况下,索尼指示哥伦比亚做了另外一件事情,要求重新商定与花朵影业签订的《博物馆奇妙夜》、《阿甘正传》甚至是依旧在上映的《碟中谍》系列续集的‘不公平’分成合约。(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