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6章 产业规划者(2/3)

对于梁远来说哪怕是20年之后,深圳开拓银行在政策上的宽松性,仍然是梁远所能获得银行中的首选。

87年深圳开拓银行的股票和垃圾一样,发了50万公众股,在政府的行政命令和不开工资发股票的全力推动下,才卖出去39万股,88年在香港的增发也只卖出去17万股。对于梁远来说把深圳开拓银行87、88两年全部的股份都拿下来也只费不到3000万元。

放眼全球,能玩起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企业,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军工财团,有大笔国家订单和科研补贴,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以银行为纽带政府为辅助,动用整个财团的力量研发的。

十五年之内指望得到国家的大笔补贴无异于做梦,摆在梁远面前的也只有〖日〗本的那条道路而已。费十五年时间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整个财团出来,万一整出来了,会不会被土鳖一巴掌拍死,梁远不着调的想着,连饭都忘记吃了。

梁海平看着梁远愣愣的坐在沙发上,用筷夹着一块梅菜扣肉,在菜盘和饭碗间无意识的移动了六、七次也没吃下去。

“小远,小远?”梁海平接连喊了两嗓梁远也没有反应。

坐在梁远身边的苏良宇轻轻的捅了梁远一下,说道:“小远,想啥呢?”

“呃”梁远这才从沉思中惊醒,看着众人疑惑的目光笑了笑说道:“刚刚想起来期中考试有道大题可能答错了,搞不还要被班主任狠批的。”

这个借口也就骗骗那三个不明真相的技术员,梁海平和苏良宇是万万不会相信的,两个人也没追问,把话题转移到了今天的双层客车剪彩上。

吃完饭,苏良宇很有眼色的站起身,准备同三个技术员一同回房间休息,却被梁远使劲扯了一把,苏良宇只好让三个技术员先回房。

梁远带上门,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却没有说话,苏良宇看着梁远一副低头沉思的模样也没出口询问,而是同梁海平继续说着剪彩的事情。

“海平,梁段长还没上来大概是被曲市长拉住不放吧”苏良宇笑着说道梁海平点了点头说道:“自从东德专家团到了本溪之后,曲市长每周都要抽时间来厂转转,每次见到我都问起车辆用钢的事情。”

本溪虽然以钢铁为立市之基础,但在80年代本溪_市内有两家大型炼钢厂同时存在,一家是国家的直属央企辽东钢铁厂,钢产量290万吨/年。一家是本溪的市属企业南台钢铁厂,钢产量才60万吨/年。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直属央企的辽东钢铁厂算是半个外人,南台钢厂才是市里的亲儿。曲兆国频频往机车厂跑,一个是机车厂复兴之后,企业规模不亚于两大钢厂,还一个就是想把车厂的钢材订单拉到南台钢铁厂去。

“厂的冲天炉和真空炉加起来,一年生产三万吨钢材很轻松,一辆双层车底大概要用掉45吨钢材,按照现在的钢产量我们一年大约能生产600辆车底,在不生产机头的情况下自给自足都完全够用。”

“曲市长是想问我们能不能上货车车底吧?”苏良宇问道。

整个八、九十年代,国内客车车厢的保有量一直在四万至五万辆之间浮动,而货车车底的数量十倍于客车。

梁海平点了点头说道:“曲市长也问过我这个问题,不过每次都被我糊弄过去了,这回看着大哥了肯定是打算弄清楚的。”

梁海平停顿了一下,哈哈大笑着说道:“就算曲市长想破头也不会明白,我和大哥都是戳在外边的幌而已,真正管事的那时候正忙活期中考试呢。”

苏良宇听着梁海平说完也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梁远倒是听见了梁海平最后的一句话,大声说道:“小叔,我和机车厂可是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我的工作关系还挂在铁路大集体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