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4章 佩服于屈服(2/5)

说越大的领导出场越晚才对嘛。

林建虽然是深圳联合银行的筹建者和第一任行长,却没有在行长的职务上呆多久,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自己组建的深圳联合银行,转而去筹建〖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并从此和证券行业结缘,再也没有回到银行领域。

深圳联合银行的第二任行长韩伟东,同样没在行长的位置上呆满两年,半路去了国家金融改革中心,从此联合银行拉开了八年换了五任行长的高层闹剧,梁远既然接手了联合银行,自然不能放任这种闹剧发生,更重要的是联合银行现在的核心经营理念,和梁远的打算可以说是相距千里。

林建把深圳联合银行的核心营运目标,定义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这个和梁远的目标看起来很吻合,林建选择扶植的中、小企业,是以贸易型企业为主体,然后以贸易型企业为基点,顺势向上、下游生产型企业深入。

林建规划的蓝图看起来很美,很像目前如日中天的〖日〗本财团,〖日〗本财团就是以贸易型企业为主体,银行为纽带,生产型企业为基点构筑成大型综合商社,然后整个财团以这种组织载体参与到跨国竞争中去。

不得不说林建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可惜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对国内三十年改革历程了然于胸的梁远,闭着眼睛也能想到林建会扶植出一批什么样的企业,在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外贸型企业为了生存,只能无所不及的争取国外订单,根本不会考虑生产型企业的自身发展,而生存风险最小的,无疑就是为国外企业做代工。虽然只能吃国外企业剩下来的残羹冷炙,但相对于国内贫穷的状况,当个土财主或暴发户还是绰绰有余的。

作为主体的外贸型企业得到什么订单,上、下游的生产企业就会按照外贸企业的订单来配置企业的资金、技术、生产设备,整个企业的重心都会围绕外贸企业的订单旋转。最终经过一系列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后,一个富士康型的企业就此诞生。

日后的珠三角将会产生无数这种类型的企业,虽然这些企业对〖中〗国的就业,税收,外汇储备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对〖中〗国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与提升约等于无。

重生了一次,却亲手扶植出无数个大号富士康,这是梁远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的。

作为一名理『性』的,有抱负的中年男士,想让林建老实的听从梁远的指挥也绝非易事,虽然自己对林建的能力十分看好,打算支持林建在联合银行搞独裁统治。但前提是林建必须扭转错误的战略思路,若是林建不识相,大不了被唐婉训一顿,自己也要动用大股东的权利,促使其提前下岗的。

梁远坐在车里。看着目前有些荒凉的浑河沿岸,脑子里转着无数的念头。

林建跟着梁海平来到三楼,梁海平直接来到苏良宇的办公室门前,随手敲了两下就直接推开了门。

苏良宇看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同梁海平走了进来,连忙站起身,笑着问道:“海平。这位就是深圳的林行长吧。”

梁海平点了点头,给两个人做了正式介绍,然后说道:“你们两个可得好好聊聊。小远说将来你们之间,打交道应该是最频繁的,前几天小远给我科普了一下微处理器的应用,涉及的行业简直太多了,除了林行长,我还真想不出什么样的部门。可以同那么多行业都有业务往来。”

“海平说的夸张了,只是我们管理的东西有些特殊。因此才会和不同的行业打交道,不过苏所长的忙我暂时还力有未逮,现在的联合银行只允许在深圳特区开展业务,对盛京是鞭长莫及啊。”林建圆滑的说道。

苏良宇和梁海平对林建隐隐警觉的态度,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和钱打交道警觉些还是好的,小心无大错嘛,之后两人也不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