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7章 宁雷归来(2/3)

你这根本就是主次不分嘛。”

晚上六点多,梁远背着三个书包,手里拎着两个大塑料袋出现在909小区的门口。

“我滴天啊,终于到家了,早知道今天让小周叔叔来学校接我们了,最起码能把书包提前捎回家啊。”梁远如释重负的说道。

“小远今天累坏了呢。”宁婉嘉掏出手帕,轻轻的擦了擦梁远额头上的细汗。

“科技园的第二台车要什么时候才到啊,我记得小远好多天之前就下订单了,这速度可真够慢的了。”宁婉菲也抱怨的说道。

梁远把第二辆伏尔加配给祁连山使用后,新进的伏尔加迟迟未到,燃机实验室和芯片实验室目前还在共用一台伏尔加,用车情况十分紧张,梁远就吩咐周恒最近不要管自己,以科技园的需求为第一优先。

到是梁海平对从苏联进口小汽车贸易商的供货速度十分不满,问梁远绥芬河大市场是不是把进口汽车这条线在重新捡起来,随着对苏贸易额的迅速增大,梁远在绥芬河车火车站的布局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大市场大宗商品交易的装车卸车速度在整个边贸公司中无人能及,一般来说大市场的货物通关出口,在苏联那边卸货装上化肥等商品又回到绥芬河,一般外贸商的货物才刚刚开始装车工作。

同等规模的资金,绥芬河大市场资金的流转速度至少是同行们的两到四倍,梁远深知树大招风和有饭大家吃的道理,除了日用品交易之外,对苏进口的大宗物资,大市场只是垄断了化肥一项,其余的钢铁、木材、汽车、纸张等货物梁远都约束大市场克制,即使客户主动上门。大市场也会把商机转给相关渠道比较强的贸易商去做。

张怡对梁远这种发展规划也十分不解,借着这次购车的机会问起梁远缘由,梁远自嘲的说道:“小叔、小婶,去年单我们自己,就进口了三十万吨化肥并投入市场,可东三省平价化肥的价格还是突破了800元吨。”

“象钢材、木材、汽车等采购商、渠道商或最终消费者都是有能力的特殊人群,有很强的社会能量。涉及的关系也十分复杂,很多事情都是狗咬狗一嘴毛,那滩浑水我们能不搅和还是不搅和的好。”

“化肥渠道就不一样了。直接面对广大农村渠道结构十分简单,而且苏联化肥的番茄可比国内强多了,在自己安稳赚钱之余能给农民提供更好的产品。缓解化肥上涨的幅度,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这么说是不是有些无耻和矫情呢。”梁远最后问道。

梁远一番长篇大论下来,把梁海平和张怡听的面面相觑,梁海平本就农家出身,对梁远的观点十分赞同,对着张怡感慨的说道:“前些时和大哥聊天说起小远,大哥还担心小远小小年纪手握大量财富怕未来会迷失自己,现在看来大哥的担心全是多余的。”

“资本家都是嘴巴上抹油,私底下阴险。不管怎么说三百元的东西卖成八百块,在我爸眼里早是万恶不赦的奸商了,只是限于大环境无法为国锄奸只能苦苦忍耐罢了,这种事情还是不让我爸知道为妙。”梁远缩着脖子补充着。

不过这个进口伏尔加的贸易商进货速度也太慢了,都要半个月了。居然还没把汽车弄回国,早知道还不如自己干呢,听着小丫头的抱怨梁远也恨恨的想着,梁远却忘记了,前些时正是自己大喊着春耕前至少进口二十万吨化肥的口号,才导致绥芬河车站运力紧张。许多货物的周转时间出现了大大加长的状况。

三个人结伴爬上楼,宁婉嘉掏出钥匙打开房门,走进屋却意外的发现李远玲和唐婉都在客厅里坐着。

“妈妈,你什么时候来的?”两个小丫头问道。

梁远也一边放下手中的两个大塑料袋,一边和唐婉打招呼。

“我傍晚到的。”唐婉看梁远背着三个人的大书包,站起身帮梁远把书包卸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