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56章 张主任的利益输送,出事了(2/4)

治疗费用高达十几二十万的严重骨伤,直接一瓶药膏就能解决。

李权将会彻底颠覆骨病治疗的传统模式。

就像移动支付、支付宝,直接改变银行一样。

黑玉断续膏的强大竞争力,有可能直接秒杀现有的传统骨病治疗方式。

或许,这才是人类正确的医学未来。

要是李权真的能够不断学到新的厉害中医医术,还真有可能让百姓从此不用再担心治病贵,看不起病。

那些动辙几万,十几万的高昂治疗费,几千块,几百块就能解决。

甚至是自己就能治病。

给老太太检查后,李权又给那个运动员小伙子检查了一下,情况还不错。

他从骨科住院区出来,进了血液科住院病房。

其实医院现在总共都只给了他八张床位。

也就是两间病房。

别的科室,厉害一点的都有属于自己的医技科室、高科技诊疗设备等。

但是中医科室,目前几乎是一块白板。

任何一家医院的管理模式都与惠尔医院差不多。各种科室相当于一个国家的省、直辖市,怎么发展,由科室主任领导,科室成员共同努力。

做好了,这个科室的成员收入就高,在医院的话语权就大。

能够争取到的资源也会与这个科室的创收能力相匹配。

李权的中医科室现在相当于白手起家。

各种资源都是非常少。

本来,像b超、x线检查等常规检查,各科室如果有实力,就会采购这些设备。

一方面,这些检查创收可以算自己科室的。

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极大的提升本科室的诊疗效率。

除非像ct、核磁共振这些大型检查设备,本身造价极为昂贵,专用的场地也很大,单个的科室无法采购、安装,那才会大家一起共用。

李权进入血液病的住院病房,孩子的父亲睡在另一张病床上休息。这也算是免费的福利待遇了。

因为其它科室的病房,一般都是一床难求。

别说空着给陪床的家属睡觉,就算是病人想要获得一张床位都需要排队等候。

孩子的母亲坐在床边陪着孩子。

“李医师,您来了!”

孩子的母亲站起身恭敬的迎接。

“我马上下班了,过来查下床,看看孩子的情况。”李权温和的笑着打招呼。“孩子没什么异常反应吧?”

“挺好的,经过您的针灸治疗,然后喝了您开的中药以后,我儿子有了明显好转。”孩子的母亲感激道。

“嗯,那就好!您的儿子身体太虚了,得按照我给你们开的食谱单子,做些有营养的食物给他吃。”李权说话的同时,坐在床边给孩子把脉。

又测量了孩子的体温、心率、血压等基本数据。

总的来说,稳中有升。

看来,上午的治疗起了一定效果。

李权给孩子检查完,并且按规定登记好各项检查数据与孩子的实际情况,放心的下班了。

他可是个大忙人,还是去张主任家里给张主任的老母亲治疗风湿病呢。

这种救死扶伤的充实日子,李权倒也颇为享受。

他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很有意义。

每救一个人,都是一份功德。

也算是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一路来到了张主任家,简单的寒暄客套后,李权开始给张主任的老母亲检查。

还不错,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小伙子,谢谢你!昨天帮我扎过银针后啊,我的腿到今天基本上就不怎么疼了。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