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46章 撂挑子(3/5)

主要部门负责人集体请病假,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天,富康工程就无法正常运转了。这是摆明撂挑子,将我一军啊!”李卫东不屑的笑了笑:“这个张涛啊,还真以为我不会准备后手么?”

……

青河市人民医院,李守义从住院部中走出来,脸上却是一副愁容惨淡的样子。

医院这种地方,并不缺少这种表情。

就在刚刚,他又交了三千块的住院费,为了这三千块钱,他将亲戚朋友借了个遍,这已经是他能够凑到了的最后一笔钱了。

李守义是重型机械厂生产处的处长,主管全厂各车间的生产工作。

不久之前,他的母亲生病了,诊断出来是胸腔内长了个肿瘤,需要做手术。

那个年代的医疗技术不像现在这般发达,这种切除肿瘤的手术,需要花费一大笔钱。

放在现在的话,什么微创胸腔镜技术用上,手术时间短、创口小,康复还快。但在1998年,国内还有这种技术。

中国直到2000年,北大医院才成立了胸部微创中心,开始了胸腔镜手术。在此之前此类手术就只能开胸。

李守义的母亲年纪也不小了,这个岁数做开胸手术,本来就风险比较大。即便是手术成功了,老人家的康复也比较慢,肯定还要花不少钱。

青河毕竟不是什么大城市,人民医院的大夫能力有限,所以他们提议请京城的大夫过来为老太太主刀,这样成功率要大一些。

但是大夫开飞刀,是要额外收费的。

当时交通不便,人家从京城过来,路上就得花费一天的时间,回去又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再加上做手术一天。等于开一次飞刀要花费三天的时间,外加吃饭住宿。

所以那个时代请专家开飞刀,费用要比现在高的多,不舍得花钱的话,专家压根就不愿意来。

若是放在几年前的话,当时重型机械厂效益好,李守义或许还能拿出钱来给母亲治病。

但是最近两年,重型机械厂被富康工程吃掉了很多的业务,如今也只能是苟延残喘。李守义身为生产处主任,工资也并不多。

为了给母亲治病,李守义已经花光了积蓄,如今还要跟别人借钱。

交完了三千块住院费,李守义返回了母亲的病房,却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提着一个果篮,站在病房门口,向病房内张望。

那人见到李守义后,马上迎了上来,直接打招呼:“李处长,令堂的病好一些了么?”

“是王总啊!”李守义立刻走上前去。

这人正是李卫东的财政大总管王凯平。

李卫东的企业发展壮大以后,王凯平也随之鸡犬升天,成为了青河市有名有号的一个人物,平日里主要是坐镇青河,结交了不少三教九流的人物。

只听王凯平接着说道:“李处长,上次提的事情,不知道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只要你肯来富康工程,不光生产部长的位置是你的,我们李董事长还会一次性给你十万块钱的安家费!”

王凯平说着,打开了随身的公文包,示意李守义往包里望去。

只见这包里是厚厚的十沓百元大钞,加起来一共十万块钱。

“钱跟合同,我都给你带来了,你现在签合同,这十万块钱我立即奉上!”王凯平开口说道。

望着这十万块钱,再想想母亲的病,李守义无奈的叹了口气:“好,我签!”

百善孝为先,有了这十万块钱,就能请京城的专家来给母亲做手术,而且后续康复的费用,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